棲地保育
2020-05-20 10:28
大䴉的體型龐大,站立身長可達1公尺以上,體重可超過4公斤,一度被認為已經從柬埔寨滅絕。1993年,科學家與國際野生物保育學會(Wildlife Conservation Society,簡稱WCS)合作,在柬埔寨與寮國的邊境上,重新發現這種...
2020-05-13 10:52
一張照片在印尼通訊軟體WhatsApp上瘋傳:一隻老虎出現在即將完工的印尼蘇門答臘島東部廖內(Riau)省高速公路旁。該路段為蘇門答臘島縱貫高速公路計畫的一部分,保育學者早已提出警告,這將威脅不斷消失的森林以及老虎等瀕危野生動物。野生動物學...
2020-05-04 10:56
山中的小屋,舉辦著小小股東會,每個人領到土地權狀,成為山林的主人。他們不是要買地開發,而是透過群體力量,以環境信託的方式,保護自然,打造山貓森林的里山夢。
山屋中舉辦著小小股東會,每個人領到土地權狀,成為山林的主人。
...
2019-12-31 10:55
本文重點摘錄:
季節性大火再一次重創印尼僅存的森林。受災地區包括極危的蘇門答臘虎與蘇門答臘象重要棲地——山碧朗國家公園(Sembilang National Park)原始林。
衛星影像資料顯示,大火可能已...
2019-11-29 10:34
隨著海洋風場在今年10月完工,離岸風電正式邁入新里程。緊接著的是明年的三個風場與後年的四個風場建置。新產業誕生的同時,也帶來新職業——鯨豚觀察員[1]。
由於離岸風機進行打樁作業時會產生巨大的水下噪音,可能干擾鄰近區域的鯨豚、甚至造成...
2019-11-18 10:35
「暫緩近岸開發!」離岸風電在西海岸插旗,最受關注的生態議題莫過於去年一整年目擊個體降至51隻[1]的台灣白海豚。環保團體以「無處可逃」、「瞎掉」、「血色風機」等形容白海豚面對的處境。不過,台大生態學與演化生物學研究所教授、研究鯨豚超過20年...
2019-11-18 10:33
為了規範離岸風電打樁噪音對鯨豚的影響,環保署於2017年對19件離岸風電環評案件之共通性環境議題,要求開發商承諾於距離打樁位置之750公尺範圍內,水下噪音聲曝值(SEL)不得超過160 dB。這項規定希望能減緩鯨豚的暫時性聽力損傷(TTS)...
2019-07-08 10:48
最新報告指出,去年一整年台灣白海豚目擊個體是50隻。雖然這個數字並不等於整體族群數,但台灣白海豚每年目擊的數量顯著下降,出生數遠低於死亡數,是不爭的事實。
我們是否將見證台灣白海豚的滅亡?端看棲地保育是否足夠。五年前林務局意欲劃設保護...
2019-07-08 10:19
2011年國光石化宣布停建,至今八年,依傍台灣西岸的台灣白海豚,族群數量未見增加。開發的腳步未曾停歇,白海豚重要棲息環境雖劃出範圍,預告五年仍無法上路。最新報告指出,去年一整年台灣白海豚目擊個體是50隻,較過去68隻、前年58隻,目擊紀錄顯...
2019-06-19 10:00
夏至將至的15日午後,台灣環境資訊協會(以下簡稱環資)與Timberland員工和會員一同前往石門阿里磅農場,展開一天的志工假期。遊覽車沿著淡金公路行駛,車上的志工們開心地聊個沒完,左手邊則是無窮無垠的海洋,閃著波光。
抵達農場後,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