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 Page 289 | 環境資訊中心

專欄

2009-04-22 12:29
能耗,電子廢物,輻射,噪音和廢氣等問題挑戰著我們的辦公環境。作者指出到我們發起這場辦公室革命的時候了。 「據估算,2007年中國IT產品的總耗電量在300億度至500億度之間,幾乎相當於三峽電站一年的發電量。」 在中外對話網站發表的文章...
2009-04-22 10:08
妳有用衛生護墊的習慣嗎?是否覺得有悶熱及捲曲變形的問題?曾有報導指出長期使用護墊可能造成過敏、搔癢,甚至有因使用護墊而造成感染的許多門診案例,因此婦產科醫師曾建議若非要使用不可,最好每四小時更換一次。問題是這樣仍無法解決悶熱問題,且經常更換...
2009-04-21 19:07
"Study Nature, Not Books"研讀自然, 而不是讀書──路易‧阿加西(Louis Agassiz,1807-1873) 在北美初秋微涼的早晨,醒來後吃了麵包喝過牛奶,騎著新買的黑色腳踏車從學生宿舍出發,穿過兩排整齊的...
2009-04-19 04:22
林生祥與鍾永豐繼2006年發表「種樹」專輯後,投入兩年時間創作,以女性與南方作為寫作角度,繼續與理念一致的製作團體鍾適芳、大竹研、Wolfgang Obrecht,以自助手工方式及高度的合作默契,完成最新作品「野生」。 延續微型「史歌」創...
2009-04-17 14:18
儘管現在沒有幾個人會否認氣候變化和環境危機的現實,但許多人仍然對我們面臨的狀況視而不見。即使要對生活進行最簡單的改變也十分困難。危機的全球性規模勢不可擋,然而人們的反應卻如此冷淡。消費者的生活方式讓我們在安樂窩裏待得太舒服了,所以更容易變得...
2009-04-16 15:22
正如同全國能源會議的擁核和反核人士,彼此互貼標籤,無所交集共識;追求經濟發展和潔淨生活的兩派人,似乎總存著無可跨越的鴻溝。在一個精神分析治療師眼中,人們之所以對環境採取截然不同的立場,背後驅力可堪玩味。時值422地球日前夕,讓我們不妨用另一...
2009-04-15 16:09
徵收進城費的好處遠遠不止於減緩氣候變化,就連司機們也會感受到更加綠色的交通基礎設施所帶來的益處。 交通造成的排放要占全世界溫室氣體排放總量的將近四分之一,但和電力部門比起來,這裏的減緩行動還幾乎為零。更糟糕的是,交通排放的增長速度比任何其...
2009-04-15 13:40
以播放環保電影為主軸的電影節約一年前開始盛行,從3月的華盛頓特區電影節、11月的科羅拉多電影節、英國與澳大利亞電影節、多倫多「聚焦地球:電影與影像節」、日本「地球願景」、捷克「環保電影」、俄羅斯「環保願景」,以及義大利杜林第12屆環保電影節...
2009-04-13 16:48
彼得‧雷文(Peter Raven)是誰?他是植物保育界泰斗,曾任美國國家科學院祕書長、柯林頓政府的首席科學顧問,現任密蘇里植物園園長、台灣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首席顧問,長年推動植物和生物多樣性保護成就斐然,獲聘為美、俄等21國國家科學...
2009-04-12 05:02
掩埋於黃沙下的拉斯維加斯,炙焰燃燒的雪梨歌劇院,荒蕪一片、禿鷹肆虐的泰姬瑪哈陵,這是西元2055年的世界? 透過電影 敲響氣候警訊 電影一開場,有如萬花筒般眼花撩亂的宇宙大爆炸揭開了序幕,畫面飛梭地穿越時空,來到數十年後的世界。一陣低沉...

頁面

訂閱 專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