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風物語】冬季土魠首部曲・流刺網漁人:葉水上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海風物語】冬季土魠首部曲・流刺網漁人:葉水上

2016年06月08日
策劃:詹嘉紋、潘佳修;撰稿、攝影:潘佳修

專題介紹:四面環海的台灣,在長期陸域思維治理下,人們與海疏離陌生。海人職事成為一種長年的海岸遊蕩、海上漂泊。聽從風多變的指令,順應波濤的喜怒無常,偶也有叛逆,不言聽計從、起身對抗的剽悍。而那便足以成為在兒孫友人間越傳說越發有味的故事,即便記憶隨歲月日漸泛黃陳舊,故事總還是故事,隨時在尋找聽眾。

至於上岸後隨即斤斤計較的現實,如同浪頭沖刷,生活的樣貌、底細,甚至人的本質,有的打磨得光滑圓潤,有的裸露崩塌。夜以繼日的淘洗帶來也帶走一些,不論是沈積或侵蝕,都在尋求達到平衡。岸上的種種,需要更多時間聆聽、理解。

海人職事與海洋的互動,是一段段未曾得到太多注目的故事,透過他們的雙眼和人生,深居城市的居民得以窺見環繞我們四周的這片深藍,願意往她的方向多前進幾步,瞭解生命不能、也未曾斷絕與海的連結。

本系列報導以田野紀錄方式,書寫四位海人職事的故事,深入報導海人生活與從事的漁法、捕撈的魚種,探討其所從事的工作,使用的漁法相較其他漁法是否永續,進而探討台灣漁業資源管理、海洋資源研究現況以及應該加強管理之處。盼藉由每個海人的小歷史故事,逐漸拼湊出台灣近代的海洋漁業歷史。

將軍嶼八卦網抓魚 攝影:潘佳修

透過海人職事的故事,我們試圖拼湊出台灣近代海洋史。圖為將軍嶼八卦網抓魚。攝影:潘佳修。

還是從吃開始吧  台南小吃:土魠魚羹

說起台南的美味小吃,肯定不會漏了土魠魚羹,一碗40到60元價格的美味湯品,配上三、四塊炸魚,令人垂涎三尺,一年四季都吃得到。但是,來到凌晨開市的台南安平批發魚市場,一尾來自澎湖的新鮮土魠6~7公斤,一公斤少則400元,多則上千元,切成我們常見的輪狀魚片,一片差不多兩、三百元,再切成一小塊來炸土魠,成本可能就要50元,小吃店老闆會這麼大方嗎?

其實正港的澎湖土魠是冬季限定,因價格高、數量有限,要進入土魠魚羹小吃店的機率微乎其微。價格成本考量下,幾乎不可能使用新鮮土魠。

在安平魚市場經營土魠專賣的陳澤信表示,澎湖來的土魠價格最好,因為品質最佳、最新鮮;但是土魠也有進口的,來自世界各地,也有分等級,等級差的,價格大概只有台灣產的四成左右。

那麼澎湖海域的土魠是怎麼來的、為何每年都在秋冬來到這裡呢?

台南安平漁市賣土魠。攝影:潘佳修。

台南安平漁市賣土魠。攝影:潘佳修。

馬公港 真空包裝的土魠 攝影:潘佳修

切成片狀的土魠魚片,一片成本約兩三百元。攝影:潘佳修。

澎湖:土魠漁業大本營

俗稱土魠的「康氏馬加鰆」,全球分布廣泛,除了台灣,印度至西太平洋也有。台灣漁獲海域在新竹、澎湖及南部,估計漁獲量每年有1千公噸左右,其中又以澎湖最多。

每年秋天大概9月,土魠就會陸續從北邊海域迴游到澎湖,主要漁期在12月初到隔年3月。此時土魠會近岸覓食後產卵。澎湖海域因為有豐富的生物多樣性,成為土魠近岸覓食索餌的區域。

「土魠吃飽了,才有辦法繁衍下一代。」澎湖水試所研究人員冼宜樂表示。土魠生殖期為3~6月,產卵水溫推測為24~25℃左右,這時候的台灣淺堆海域(南淺海域)水溫正好適宜,因此成為土魠產卵場域之一。5月水溫開始回升後,產完卵的土魠後便往北洄游。

土魠之名  跟漁法有關?

而每到過年,台南、澎湖人的餐桌都會有土魠上桌,互贈親朋好友大型氣派的土魠已成了當地人的習慣。土魠名稱由來之一,據說是清朝水師提督施琅,1683年時,替清朝取下台灣;施琅很喜歡吃漁民上呈的一種鰆魚,老百姓就稱這種魚為「提督魚」,以台語發音,口耳相傳就成了「土魠魚」。

除此之外,土魠名稱由來,尚有其他說法則是跟捕捉漁法有關。有人說,土魠更正確念法是「土禿」,因為被漁網纏住的土魠,表皮被網繩磨破、禿了,因而有土「禿」之名,這種漁法就是常見的捕捉土魠漁法:流刺網。

目前在澎湖,各種土魠作業的漁船約300艘,其中以流刺網最多,澎湖望安鄉的將軍嶼也有十幾艘。

將軍嶼的港口,停滿漁船。攝影:潘佳修。

將軍嶼的港口,停滿漁船。攝影:潘佳修。

深入將軍嶼  先拜見海上王爺  

阿明是將軍嶼土魠魚船的船員,他每天都會到永安宮給神明奉茶,而且總不忘穿上古代服裝,畢恭畢敬點香、上茶。雖然只是幾分鐘的事,卻頗為慎重。

永安宮已有200多年歷史,是乾隆17年(西元1752年)建立,主神是郝府王爺,是島上信仰中心之一。人民期盼王爺保佑,每次出海都能平平安安、若能大豐收當然更好。

民國六、七〇年代,將軍嶼曾是紅珊瑚漁船大本營,廟裡因而供奉了許多火紅的寶石珊瑚,當年住了6、7千人,曾有小香港之稱。如今,雖然繁華不再,廟裡用紅珊瑚雕刻的神像依舊閃亮,小島也仍住有4、500人,在澎湖可是數一數二的人口密集。

永安宮。攝影:潘佳修。

澎湖將軍嶼永安宮。攝影:潘佳修。

將軍嶼民阿明穿上古代服裝,畢恭畢敬到永安宮點香、上茶,祈求豐收。攝影:潘佳修。

將軍嶼民阿明穿上古代服裝,畢恭畢敬到永安宮點香、上茶,祈求豐收。攝影:潘佳修。

刺網漁人葉水上  見證紅珊瑚漁業興衰

綁著鋼筋、打撈珊瑚用的石頭,在將軍的街頭巷尾不時可見。一條主繩綁著兩個30公斤的石頭,有八條主繩;流水強的時候,一條主繩會綁三個石頭,增加捕獲率。

今年68歲的葉水上,國小畢業就跟著爸爸、叔叔們抓土魠,30幾歲也當過紅珊瑚採集員。起先是每年夏天,在宜蘭南方澳、龜山島、基隆,300米深的海域採集,小潮時出海,七天後,等大潮時才回港。

後來近海的紅珊瑚少了,船家就開始跑遠洋。從台灣過去,就要開個十幾天,抵達水深1千米,有紅珊瑚的地方;等到船裝滿了才會回航,一趟少則兩個月,多則半年。跑過太平洋的中途島、香港西南。

「當年的收入比土魠還好!」葉水上說,「但是我們不是船長,家裡都不會有紅珊瑚,因為那是手腳不乾淨的人才會有啦。」

打撈珊瑚時先綁石頭。攝影:潘佳修。

打撈珊瑚時先綁石頭。攝影:潘佳修。

廟裡的紅珊瑚。攝影:潘佳修。

廟裡的紅珊瑚,見證紅珊瑚業的興盛。攝影:潘佳修。

現在的將軍嶼,紅珊瑚業沒落,但是小島漁業依然盛行,全村還有7、80艘船在出海捕魚,港口時常停滿船,進進出出,非常熱絡。全澎湖有300艘土魠船,這裡就佔了8%,20幾艘的土魠船。抓土魠有流刺網、曳繩釣、延繩釣、定置網、一支釣等漁法,將軍抓土魠的漁法有流刺網、曳繩釣,以及少數的底刺網。

當紅珊瑚採集員跑了三年的船後,葉水上回到將軍嶼,在40幾歲時,用360萬,打造了一艘屬於自己的船「勝財發」號,也就是現在抓土魠的這艘,十幾噸屬於CT2。如今這樣的一艘船可是要價800萬了,現在交給兒子葉生鵬當船長。

流刺網船漁人葉水上。攝影:潘佳修。

流刺網船漁人葉水上。攝影:潘佳修。

「勝財發」號現任船長,葉水上的兒子葉生鵬。攝影:潘佳修。

「勝財發」號現任船長,葉水上的兒子葉生鵬。攝影:潘佳修。

準備出發  海上黑夜抓土魠

夕陽下港口旁,船員阿明正在修補抓土魠的漁網,抓土魠是阿明秋冬的主業,可從10月抓到隔年3月。以前用的是綠色漁網,後來發現灰色效果更好,就改成灰色的。兩張網子加起來有兩海浬長,修補起來很費工,需要大家同心協力才能完成。

葉生鵬的船員,含船長共有五位,從34到60歲都有,30幾歲的阿明算年輕的。葉生鵬選擇用當地人當船員,是現在很少見的做法;台灣藉漁工的薪水採分紅方式,扣除成本後,抓多少魚、分多少錢。而現在大部分漁船聘僱外籍漁工是給付月薪,一聘兩年。雖然請當地人分紅成本高,葉生鵬卻覺得,語言能溝通最重要。

準備好,傍晚就要出海了。葉生鵬說今天風不大、風向不錯,雖已是土魠季尾聲,但有出海就可能有收入,不能不把握。葉水上這天也跟著兒子一起出海。

「勝財發」上包含船長,有五位船員,葉生鵬選擇用當地人當船員,是現在少見的做法。圖為出海前的理網。攝影:潘佳修

「勝財發」上包含船長,有五位船員,葉生鵬選擇用當地人當船員,是現在少見的做法。圖為出海前的理網。攝影:潘佳修

抓土魠用的網子價格不斐,要價130萬元。設計成大的網目(5.6-5.8吋),主要是因為越大的土魠價格越高,漁民當然希望抓到越大隻越好。流刺網最大可抓到十幾公斤的土魠。因為土魠是迴游性中表層魚類,所以網子設計為浮水型。放水流的網子,等土魠魚游動時,魚身刺入網目中,就是所謂的「流刺網」。流刺網抓到的土魠有個特色,就是魚身接近胸鰭附近會有勒痕,越新鮮勒痕越不明顯,是主要的辨識漁法特徵。

根據沿近海資源研究中心104年的報告,澎湖的流刺網作業網目較大,捕獲的土魠以體重5~6公斤為主,體重低於3公斤的土魠比例較少,只佔18%。

澎湖水試所研究人員冼宜樂說:「3公斤體型的土魠就具有生殖能力。」也就是說這種抓土魠用的網目作業,讓比較小型且具有生殖力的土魠,有機會成為漏網之魚,在大海中繁衍下一代。因此,在澎湖水域,使用流刺網捕捉土魠、混獲的情形,目前看來在永續利用上是尚可接受的。但未來在研究資料更充足後,應該可以在網目、數量等做更好的管理(註)

抓土魠用的網子,價格不斐,要130萬元。設計成大網目(5.6-5.8吋),修補起來也非常費工,需要眾人協力才能完成。攝影:潘佳修

抓土魠用的網子,價格不斐,要130萬元。設計成大網目(5.6-5.8吋),修補起來也非常費工,需要眾人協力才能完成。攝影:潘佳修

收網  會暈船的老船長

在船尾,手腳俐落的船員,分工合作,不到1小時,就把130萬的網子放到茫茫大海中了,船艙熄燈,靜靜等待土魠到來。只見浮球上的紅色、綠色信號燈,一明一滅,現在只能靠燈號掌握漁網的位置。

滿天星斗的黑夜海上,船員們或坐或臥,有些在船艙、有些則是直接躺在走道睡覺,因為要等上兩、三小時。此時,船上唯一不能睡覺的是船長,因為要顧著100多萬的網子,得一直開船巡視,深怕一個不注意,或是流速太快,網子流走。

「有一次網子流太快,追了10哩遠才找回來!」葉生鵬說,又或者是網子跟別人的網子重疊,甚至被中國的底拖網漁船拖破,「抓不到魚就算了,這個一『了錢』(賠錢)就是上百萬!」

滿天星斗的黑夜海上,要捕魚得等上兩、三小時,船員都在休息,只有船長葉生鵬不能睡。攝影:潘佳修。

滿天星斗的黑夜海上,要捕魚得等上兩、三小時,船員都在休息,只有船長葉生鵬不能睡。攝影:潘佳修。

而捕獲量好不好,都要倚賴船長的多年經驗,看潮水、看流向、看海域,更多是靠運氣:有沒有抓到魚,得看老天臉色。抓土魠,通常都在有浪時,土魠才容易中網,風平浪靜反而什麼都沒有,六、七級風,兩米高的浪是常有的事。今年葉生鵬還曾跑到船程要七、八個小時外的南淺海域去抓土魠,兩天一夜的海上作業,對小船來說頗辛苦;因為十幾噸的小船,大部分船家考量安全因素,很少會冒險跑這麼遠的地方去抓魚。

黑夜中漂流了兩個小時,終於等到潮水轉向,可以起網了,葉生鵬一聲令下,大家跑到船頭,各就各位,有人負責起網、有人負責抓魚、有人負責整理浮球。今晚的漁獲量如何呢?

刺網船作業中。攝影:潘佳修。

刺網船是捕捉土魠魚最常見的漁法,漁船作業中。攝影:潘佳修。

刺網船作業中。攝影:潘佳修。

捕獲量好不好,都要倚賴船長的多年經驗,漁船作業中。攝影:潘佳修。

葉水上說,以前的流刺網是用麻繩編的,且是人力捲線,一晚頂多抓個十幾條土魠。現在有電動捲網器,省力很多,但是一次出海還是需要五名船員,人手才夠。「有時候一個晚上賣好幾十萬,有時候什麼都沒有!」一個秋冬的土魠魚季,出海100天,就有30天沒有抓到,一半以上的日子都是只抓到一、兩條土魠。

還好,今晚運氣還不錯,抓到七條土魠,凌晨1點時返回將軍港。雖然不比過年前的好價錢,每公斤可以賣到5、600元,現在每公斤只能賣到330元,不過至少賺回油錢了。「討海人就是這樣阿,沒有一定啦。」葉水上說。

「很久沒出海了,會暈啦!」葉水上話說一半,跑去拿了瓶抗痛寧喝了起來。沒想到,老船長是會暈船的體質,竟然也就這樣討海討了50多年。

土魠小百科

土魠屬鯖科、鰆屬
學名:Scomberomorus commerson
中文名:康氏馬加鰆
俗名:土魠
體長:最大體長240 cm
棲所生態:近海暖水性中上層魚類,主要棲息於淺的大陸棚區,有時會出現於岩岸陡坡或潟湖區,甚至河口域。游泳敏捷,性凶猛,成小群游動。主要捕食小型群游魚類和甲殼類。
地理分布:廣泛分布於印度-西太平洋,自非洲東岸、紅海,東至澳洲,北至韓國、日本。台灣各地均有產,尤以東部及南部海域產量最多。
漁業利用:各沿岸國重要之食用魚,經濟價值高。一般漁法以圍網、定置網、流刺網、一支釣為主。全世界一年估計產量為55,000-75,000公噸。台灣的捕獲量約1,000公噸。

土魠用的流刺網

「流刺網」種類,根據水層、目標魚種分佈深淺位置不同,分浮水型、沈水型。抓土魠用的流刺網網目大、浮水型,跟由三片網組成的「三層網」具有大小通吃的威力、或像是容易破壞珊瑚礁的沈水型「底刺網」並不一樣。

土魠流刺網的混獲情形

土魠流刺網作業中也會捕捉到其它魚種,如巴鰹、紅甘鯵、海鱺、鬼頭刀、旗魚…等,混獲當中以巴鰹(Euthynnus sffinis)最多,佔總漁獲量的30.6%。巴鰹在春季時價格不高,往往以下雜魚處理或海上丟棄,形成資源上的浪費。因此,流刺網應如何避開它魚種,可能是日後應注意的課題。

(資料來源:沿近海資源研究中心104年報告)

相關漁業法令

因為混獲嚴重等問題, 1993年聯合國公告「禁止公海使用流刺網,但在各國的經濟海域仍可繼續使用。」台灣的流刺網漁業,始於1980年代,還曾因此與美國發生嚴重衝突;目前公海已無使用,但在台灣大部分近沿海仍可使用。

在南台灣, 2013年開始,由屏東縣政府在小琉球海域實施「距岸3浬海域禁止使用各類刺網作業,並禁止攜帶各類刺網具進出琉球各漁港。」此外,台灣自1989年就開始管制近海3海浬「底拖網」作業,只是公權力不彰,違法事件仍頻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