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9-12 10:13
16歲的台灣黑熊阿里,年紀尚小時就因中套索,導致右後腳趾必須截斷,在此條件下,顯然無法回到野外生活,因此圈養於特生中心低海拔試驗站。長期圈養,牠也無法避免刻板行為,自從前年遇到訓練師謝明穎,增加互動以及行為訓練,半年來不再有自殘行為。
...
2018-09-11 10:12
台灣已知的原生蛙類共6科32種,13種樹蛙中,有10種是特有種。自從入侵種斑腿樹蛙在幾個區域建立族群勢力後,改變了台灣樹蛙分佈版圖。歷經7年努力,蛙類研究學者楊懿如指出,斑腿樹蛙控制雖無法盡如人意,卻是很好的借鏡;面對入侵種除惡務盡,希望龍...
2018-09-08 09:00
從地底岩壁冒出來的湧泉清澈,真想挑給在田邊辛苦工作的家人喝!從地底冒出來的水,有如一朵花,清澈涼爽。魯碧‧司瓦那將兒時和家人在農事中的記憶,利用麻繩、寶特瓶等材料,創作「湧泉之花」,在台11線63K岩壁上開出朵朵花兒,銘記的那股清流帶給家人...
2018-09-08 09:10
依據國際海洋保育基金會2016年淨灘報告累計30年來,前三大類海洋廢棄物分別為廢棄漁具、塑膠袋及各種免洗餐具。而台灣2015年海廢統計前三名則是寶特瓶蓋、廢棄漁具與塑膠袋。海廢逐漸填塞著我們的海洋,成為全球關注焦點。
來到台灣的印尼藝...
2018-09-05 09:38
以魚翅宴客能使賓主盡歡?這個作法可能落伍,而且引起反效果。由WildAid野生救援與關懷生命協會最近最新公布的報告顯示,傳統以魚翅宴請賓客可能無法達到「賓主盡歡」,反而徒增賓客困擾與心理壓力。
「世界無翅宣言」透過企業影響力,...
2018-08-22 10:14
七星山系從淡水、金山、三芝、石門、嵩山、萬里蜿蜒入海,沿途散佈成扇狀的聚落及生產地景,透過規律的耕作週期,構築台北赤蛙、唐水蛇這類水生動植物良好的棲息環境,也孕育豐富而獨特的生態系及自然與文化景觀。
類似的景觀與節奏,原本遍佈台灣田野...
2018-08-21 09:49
每年吸引2萬多人次遊客的嘉明湖國家步道,同時也是關山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雖不時有台灣黑熊出現紀錄,本月至今四次出現沿線山屋、倉庫,並將儲物箱拖出取食的紀錄。
由於短期出現次數過於頻繁,台東林管處緊急啟動應變措施,自即(22)日起至9...
2018-08-20 11:31
為期三天的「2018友善農業與農田生態國際研討會」於昨(19日)落幕,會中圍繞著農業生態的多功能性,以及在社會環境韌性扮演的要角,面對氣候變遷挑戰之際,肩負著任重道遠、維繫糧食安全的責任。農委會主委林聰賢致詞時表示,在工業化和都市發展夾擊下...
2018-08-15 07:08
今夏北極熊好熱,因為溫度飆升到32℃。極端氣候表現與生態的作用錯綜複雜,森林覆蓋率高達六成以上的台灣社會,不得不問,氣候變遷對森林生態系的影響又如何?最新一項本土研究,利用植被與氣象資料,推估氣候變遷衝擊下的世紀末台灣森林樣貌,顯示台灣水青...
2018-08-09 18:36
國內第一個為里山倡議搭建的花蓮縣豐濱鄉新社村「森-川-里-海」多元權益關係人參與平台,延伸過去兩年來整合的議題,上周四(2日)召開今年第1次大平台會議,40多項事務井然有序分工進行,會議中也安排討論議題,讓好不容易聚集的多元權益關係人得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