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西南沿海因地層下陷,使得曾經興盛的產業沒落。為了減緩地層下陷,林務局透過生態補貼,讓一部分原來有農耕行為的土地休耕、維持自然演替的狀態,讓土地獲得休養。但是,如何讓這些地區聚落住得心安,甚至重現過去的繁榮,向來是重要功課。
歷經近5年努力,雲林縣第一棟高腳屋,在縣政府與觀樹基金會合作下完工。觀樹基金會執行長洪粹然表示,讓當地人在地層下陷還未克服之前,得以安居樂命,是高腳屋設計的初衷。
西南沿海:海水倒灌、地層下陷以及靠海維生
雲林縣口湖鄉和台灣西南沿海的村落有著共同的特徵:海水倒灌、地層下陷以及靠海維生。沿海雖高於海拔30公分,但是夏季海平面卻達170公分,若沒有堤防將海水阻擋在外,淹水高度達140公分,最遠可入侵內陸6公里。不僅海水倒灌的「外水」壓力,若遇到颱風帶來豪雨,更形成「內水」夾攻的壓力;颱風警報若遇初一、十五大潮期,更有海水暴潮的威脅。
為了阻擋海水倒灌,沿岸築起高大堤防,並設置閘門由專人管控,當養殖業需要進排水時才會配合潮汐打開閘門。但遇到颱風警報,閘門該開或關,更考驗管理人員的智慧。
閘門緊閉是防止海水倒灌,但當強降雨像潑水一樣宣洩而下時,是靠抽水站將上游下來的雨水往外抽。抽水站若抽水速度來不及,將導致大量內水無法宣洩所造成的水患。
而逐年地層下陷也反映到道路兩旁低於馬路的房子。洪粹然解釋,照理說地層下陷是感受不到、看不到的,但這類「視覺性的地層下陷」則涉及我國救災概念。因擔心淹水看不到道路,所以就把道路墊高,使得兩旁的房子相對變矮。施工單位雖留一個排水孔,但是排水孔卻比房子高很多,這讓民眾相當困擾。因此,家家戶戶須以抽水機抽水。
與水共生的傳統也形成當地獨特的人文脈絡。每年農曆6月牽水[車藏]【註】的儀式,使得雲林湖口比農曆過年更熱鬧。這是紀念百年前此地大海嘯,被捲走的無數人之生命,為了紀念這些人,也透過這過程,一次又一次提醒居民,大自然的力量以及與之共生的道理,因此發展出獨特的地方特色,目前已認定為國家重要無形文化資產,一旦離開這地,這文化脈絡也隨之佚失。這也是何以觀樹基金會近年來不斷引入專家,輔導當地水產養殖產業的原因。
產業更永續 有高腳屋安居
如何發展產業又讓居民住得安心,是觀樹基金會投入成龍村的重點。最近高腳屋的大門門鎖遭受破壞,工作人員打電話通知派出所,員警卻姍姍來遲。延遲到現場的理由,並非業務繁忙,而是偏鄉派出所,孤鳥警員,出任務之前,得先拉下鐵門,安頓好所內事務才能出門!洪粹然以此解釋,人口老化、外移、少子化,使得當地缺乏工作機會,也引發一連串的社會現象。
讓產業興盛就必須從最源頭的問題談起,例如掌握人為超抽地下水因素,否則仍難以安居樂業。尤其是幫助產業不超抽地下水更是重點。「沒有產業發展,很多事情難以處理。」洪粹然
認為,就算談遷村,也並非易事、更不務實,長久以來地方居民發展出靠海吃海的本事,最好能留住當地賴以生存的產業命脈,尤其當地一些獨特的印記所累積堆疊的文化,更與土地紋理息息相關。
這也說明何以這幾年基金會在當地投入導入海水、不抽地下水的水產養殖計畫,讓產業能基於不超抽地下水的前提下得以永續。接著就是讓居民能安居,高腳屋的構想於焉而生。
洪粹然指出,台灣目前約有1000平方公里屬於易淹水地區,而這些地區都與海拔100公尺以下可居住處重疊。針對這些易淹水地區的居住問題,政府也公告高腳屋建築法規,這些規定的重點在於只要不妨害行水路,將房舍挑高,就可不計算地層面的容積量。
溼地上的高腳屋 氣候變遷調適的示範點
為了讓居民了解如何與水共生,觀樹基金會與雲林縣政府合作興建高腳屋完工,度過第一個夏天。
由於高腳屋選址於農業區,照理說是不能蓋屋舍,因此需從農業區的農牧用地變更為「特定目的事業用地」,縣府於八個月內完成行政程序。觀樹基金會編列1200萬與縣政府合作,但是,縣府承辦及主計單位擔心公有地委託民間興建經營,有圖利捐贈單位之嫌,堅持招標,採購金額0,得標廠商要負擔1200萬元蓋房子捐給縣府;最後沒有意外地由觀樹基金會得標。
而觀樹基金會完成的這棟建築,外觀是傳統的三層樓建築,實際上視為兩層樓建築,這在施工過程中常遭誤解,因為傳統一樓是從地面算起,但這棟建築則是從第二層算起。
樓板空間的計算,也考驗建築專業。建築法規有樓板下不得超過三米的規定,然而,這棟建築樓板下還有樑的設計。為了該從哪裡計算空間高度,基金會與縣府討論很久。
「我是用一座建築物的生命週期計算。」洪粹然解釋,地球暖化造成兩個因素,一個是海平面每年一直上升,地層則不斷下降,依照國科會資料,台灣沿海每年約上漲0.57公分,再加上雲林地層下陷速度每年約2.5~3公分,若再考慮這座建築物的生命週期30年,代表30年後這棟房子會下陷90公分。「若按照政府救災邏輯,馬路會填90公分。若以法令規定計算,3公尺扣掉屋樑的厚度60公分,實際空間為2.4公尺,30年後地層下陷90公分,則一樓空間僅剩150公分,站立都有困難。」
所以高腳屋爭取樑下而非樓板3公尺,減掉90公分後,仍有2米1的空間,符合建築法令樓高的最低限度,不但車子可以開進來,人也可以走進來;現在若從樓板算,還要減掉60公分,再減掉90公分,那麼空間只剩下樑下150公分,人就進不來了。
「高腳屋是一種因應環境變遷而生的建築形式。當一棟房子被蓋好時,它必須肩負人們在此居住多年的責任。所以,順著每個基地不同的環境條件來檢討各項設計要件是最重要的。」洪粹然舉例說,成龍當地有許多廢棄的蚵殼,於是便設計鐵籠來裝蚵殼並掛在西南側外牆上,利用蚵殼牆作為雙層牆,希望在當地醞釀一點綠建築的概念。
除了蚵殼外牆,還設計了自走式樓梯,沿著外牆樓梯,讓高齡長輩便於使用;連排水孔也都考慮到要架高。種種設計,思考的是讓三代同堂的農村生活更宜居。這棟建築將成為環境教育場域,提供當地居民以及外界參觀,並提供導覽解說,邀請居民一起來品頭論足,讓高腳屋成為成龍村適應氣候變遷的利器。
※ 註釋:是台灣雲林縣口湖鄉的祭儀。每年農曆六月初八,當地蚶仔寮舊金湖港萬善祠和金湖萬善爺廟皆會舉行一年一度的民俗祭典——牽水[車藏](讀音「狀」),當地居民緬懷與拔度一百多年前罹難於水災的先民所衍生的特殊祭儀,是為全臺灣規模最龐大的牽水儀式。2008年雲林縣政府登錄為地方無形文化資產;2010年由文建會指定「口湖牽水[車藏]」為國家重要無形文化資產。(整理自維基百科)
※ 本文與《台灣濕地網》同步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