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人可能很難想像,20多年前的淡水河是一幅怎樣的景象。1998年,綠色公民行動聯盟舉辦了「淡水河的初體驗」活動,一群年輕人共同調查淡水河流域的問題,當年這裡臭氣熏天,沿岸垃圾綿延不絕。活動策劃人之一的陳建志,多年來持續關心淡水河,他曾號召社大與環團組成淡水河守護聯盟,也持續以騎單車、划船等方式,親近觀察這條河的變化。
跟淡水河依存最深的是一群老漁夫,20年來,三腳渡的漁夫逐漸凋零,將近80歲的周益,是少數熟知水流與地形的漁民,在他掌舵下,我們從河口上溯大漢溪,回顧早年二重埔附近裸露的垃圾堆,多年來在自然演替下,如今成了白鷺鷥與候鳥棲息的草叢。
昔日沿岸垃圾成堆的淡水河 如今可好?
繼續往大漢溪上溯,對照90年代兩岸垃圾山峰峰相連的景象,2002年時,船行到土城,還可以看到河中聳立著一座五六層樓高的垃圾山,如今這座垃圾山已經消失無蹤。
經過近30年的整治,沿岸的垃圾山大多已被清除,生態漸漸恢復、河裡魚種增加,每當船隻經過,魚群也跟著在河面翻騰跳躍。不過80歲的周益說,跟他年輕時相比,生態還是差很多。他回憶小時候河水清澈可以飲用,雖然這些年來淡水河水質已經有改善,嚴重污染河段比例從2001年的16.6下降到2016年的2.9,但中度污染河段的比例仍有15%,比起2001年還微幅上升。
到底淡水河水質要提升,遇到了哪些瓶頸?
台北市國順里里長陳穎慧,常常沿著淡水河畔騎車,每次經過迪化抽水站附近,都聞到一股臭味,2018年初,她循著臭味追查,赫然發現,迪化抽水站旁的前池區,滿是廢水,排泄物甚至沒有處理就直接排放。
經過陳穎慧與民代的反映,台北市政府在今年進行污水截流,污水不再直接排放到河裡,也暴露出雙北市仍有部分地區沒有污水下水道的課題。根據官方資料,到2018年初為止,新北市污水下水道接管率是85%,台北市是76%,由於早期的建築法規寬鬆,許多老舊社區巷道狹窄,沒有足夠空間可以讓污水下水道接管,導致下水道工程難以進行。
重現風華淡水河 仍有困難待克服
近年來淡水河不時出現魚群大量死亡的現象,陳建志認為,這表示淡水河仍有基本面的問題沒有被處理,包括污水和底泥問題,導致淡水河自淨能力難以進一步提升。
雖然河岸垃圾已經清除,但是在五股段的二重疏洪道附近,仍有一片廢土的天下。80年代為了成就大台北的都市發展,各種公共工程廢土與營建廢棄物,一車車堆在五股這片洪泛平原。多年過去,垃圾與廢土並沒有被清除,只是用柏油掩蓋。
我們重回現場,發現新的垃圾與廢土還是持續進駐,山丘上鐵皮工廠群聚,繼續扮演著資源回收、拆解廢棄物的角色。市府計畫將這片垃圾山納入都市計畫,之後還要舉辦公聽會,討論這片垃圾山的後續發展。其實不只是這座垃圾山,陳建志期待,整個淡水河流域的未來,能有更多公民的了解與參與。
從峰峰相連的垃圾山,到休閒運動的都市藍帶,陳建志一如以往騎著單車走在熟悉的淡水河畔。在金色光芒沐浴下,期盼一波波的河水,繼續賜予城市生機與光亮。
※ 本文轉載自 公視《我們的島》節目—【穿梭島嶼20年 河流篇】變遷 淡水河
- 我們的島官網http://ourisland.pts.org.tw
- 我們的島影音中心http://www.youtube.com/user/ourislandTAIWAN
- 我們的島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PTSourisland
【穿梭島嶼20年】
- 河流篇:變遷 淡水河
- 河流篇:重生 二仁溪
- 河流篇:危機 大甲溪
- 河流篇:荒漠 濁水溪
- 海岸篇:漁港的黑色幽默
- 海岸篇:陸蟹的楚歌
- 山林篇:丹大之傷
- 山林篇:棲蘭跨世紀
- 討山篇:梨山歲月
- 討山篇:繁華若夢——廬山再會
- 討山篇:毀林只為水?
- 污染篇:焦土 台鹼安順廠
- 污染篇:無人知曉的未爆彈
- 污染開發篇:六輕 海上石化王國
- 污染開發篇:誰?高舉開發大旗的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