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型觀光大國前,國旅離永續還剩幾哩路? 專訪台灣生態旅遊協會理事長郭育任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轉型觀光大國前,國旅離永續還剩幾哩路? 專訪台灣生態旅遊協會理事長郭育任

2021年11月16日
環境資訊中心記者 廖禹婷報導

疫情後推國旅商機,大批人潮湧入國內景點形成「報復性觀光」,對於環境的擾動,一直是許多環保團體與專家學者關注的焦點。數據顯示,全球旅遊業所導致的溫室氣體排放總量相當於全球總排放的8%,在規劃一趟旅程時,你是否曾思考過程中可能會為地球環境帶來怎樣的負擔?在一波波疫情中,台灣旅遊產業又是否能因應政策,順利轉型升級?

在COVID-19的衝擊下,觀光旅遊業正經歷一場期限未知的寒冬。台灣生態協會理事長郭育任接受環境資訊中心專訪,認為台灣要走向觀光大國,必須提出新的旅遊思維,包括在政策與軟硬體方面做足準備,才能階段式地促進國旅轉型永續旅遊。


中央山脈能高主峰、卡賀爾山與能高南峰的壯麗景致。郭育任認為台灣高山林立,豐富的自然生態能成為非常好的永續觀光基礎。圖片來源:台灣生態旅遊協會提供

台灣生態旅遊協會也將在11月19日及20日舉辦國際研討會,透過邀請國內外學者分享經驗,希望帶動台灣在疫情影響下的生態旅遊能量。

耀眼國際的第一步:跳脫「點」的行銷 提升整合力量

談到台灣這個寶島,郭育任信手捻來就有著說不完的地理特質——穿越北回歸線、高山林立、黑潮流經,「但是過去在做行銷,從來沒有以『大地理』的角度談你到台灣來可以感受到什麼。」

郭育任舉例,全世界蕨類目前約有1萬2000種,而紐西蘭境內則有170多種。過去紐西蘭曾將「銀蕨」作為國家足球隊的徽章,也曾在票選國旗元素時把銀蕨納入重要圖騰,非常擅於利用當地的生態特色作為行銷國家的手法。但反觀台灣,明明有高達820多種蕨類,卻反而沒有機會被拿出來「大作文章」。

交通部觀光局制定觀光行業未來五年的「T2025」方案,以「觀光大國」為號召,然而郭育任認為,所謂「觀光大國」真正的內涵在於,我國是否有能力在國家的地理、生態及文化三個大層面之下,攫取好的訊息並展現在世界面前。

他認為即便台灣有太魯閣、阿里山、日月潭等豐富多元的自然觀光旅遊地,但仍過於偏向「點」的行銷,缺乏宏觀的角度整合,反而無法凸顯出台灣之於世界的重要性。因此,邁向觀光大國的第一步,就是清楚指出台灣在全球觀光架構底下的特殊性。


台灣生態旅遊協會理事長郭育任。攝影:廖禹婷。

奠基觀光大國實力:資源整合平台 觀光資料庫是當務之急

郭育任指出,台灣天然資源豐富,有發展生態旅遊的潛力,但觀光行銷整合力道仍有待加強,他肯定政府開始以整合思維推動「觀光圈」的概念,不過目前整合的大多是行政區塊,而非地理或人文的特色區塊,是他較可惜的地方。「應該要有大的觀光主題整體性策劃,跳脫傳統小區塊、小地點的行銷,才能得到整合的效果。」

除了建置學習系統提升業者素質以外,郭育任也認為台灣觀光產業目前在資源整合上面臨到兩個困境:一是台灣雖有豐富的觀光旅遊資料,但資料間的連結性不夠明確,導致無法整合;二是國內的觀光人才大多各自鑽研自身熟悉的領域,但少有人能談「整體」的概念,缺乏能完整盤點、串連台灣旅遊生態地的專家學者。

他提到,目前觀光局T2025方案裡已把「觀光資料庫」納入,雖然建置觀光資料庫平台有其難度,但卻是台灣欲奠定「觀光大國」基礎的當務之急。


位於玉山國家公園園區內的「瓦拉米步道」具生態保育、歷史人文等重要價值,沿途有豐富的蕨類叢生。本報資料照。

奠基觀光大國實力:導遊、領隊、永續旅遊也需人才培訓

規劃一趟生態旅遊,必須在過程中結合環境與人文的知識,也需要具備一定的市場資訊搜集跟整合能力,但提到生態旅遊的人才,郭育任坦言,許多旅遊業者在環境和人文方面的背景知識都過於薄弱,「他們甚至連國家公園、國家森林遊樂區和國家風景區這些相關單位都無法講出正確名稱。」

他提到,台灣生態旅遊協會目前已向林務局申請補助,研擬線上生態旅遊人才培力課程,課程初步規劃納入台灣自然生態與人文特色的介紹,內容包含動植物生態、地理環境、林業文化與原住民文化等,也整合台灣目前國內各個生態旅遊地向學員作詳細說明,後續也會有進階的生態旅遊地現地實習與考核。希望能以公益團體的角度,協助旅遊業者對於台灣土地紋理能有更進一步的認識。

郭育任也建議,除了原有的導遊、領隊國家考試,政府方面也應納入永續旅遊相關的教育訓練,並搭配完善的制度定期檢驗人才培育的成效。


生態旅遊強調與在地連結,由「在地人講在地故事」的過程裡,透過當地食材、當地人文風情體驗,盡量減少旅途中的碳足跡。圖為2017年郭育任前往丹大地利、雙龍、人和、潭南四個布農族村落進行生態旅遊部落廚房協力課程。圖片來源:台灣生態旅遊協會提供

「有條件補助」取代人人有獎 拉抬國旅品質化危機為轉機

COVID-19疫情嚴重衝擊全球旅遊業,我國旅行社自去(2020)年2月就被要求停止辦理出國旅遊及外國來台觀光業務,現在國境仍未開放,交通部也在今(2021)年9月針對交通相關產業的個人及公司再提撥新台幣20億元紓困。而紐西蘭國會在今年2月發布的旅遊業的獨立評估報告中特別提到,旅遊產業「應與其他產業部門一視同仁」,不應享有特殊政府補助,方能促進疫情下的永續觀光轉型。

郭育任則認為,紐西蘭是觀光大國,本身就具備強勁的實力抵禦疫情帶來的衝擊,應用在台灣不切實際。但他也建議,應以「推動永續旅遊的角度談補助」,跳脫過往人人有獎的模式,設立補助門檻或條件,除了有助於拉抬業者面對風險的應對能力,也能藉此促進國內旅遊業階段式地朝永續旅遊轉型。

換句話說,針對原本就符合標準的優質企業提供制度面的協助,同時鼓勵未達標準的業者主動提升產品品質,在他看來,這樣的「紓困」才有實質意義,也能在逆勢中為台灣旅遊產業創造一波整體拉抬的機會。

而被問及對「旅遊稅」的看法,郭育任認為,可與補助措施採取類似做法,為旅遊業者及遊客建立一套永續旅遊的標準,若能在旅遊過程中達成,則給予補助,否則就將課以相關稅費,「等於付費來請別人協助你解決旅遊所造成的環境問題。」


小琉球是綠蠵龜的重要孵育地,但大量觀光人潮也經常對當地生態與動植物造成擾動。本報資料照。孫文臨攝

一味追求CP值 錯置消費者對於產品的價格認定

生態旅遊屬於重「質」的旅遊模式,不拚「量」、不追求觀光人次,行程規劃也會耗費更多時間與人力成本,意味著進行一趟生態旅遊,得付出相對高昂的旅費。

郭育任表示,其實民眾並非無法接受較高的旅遊成本支出,但關鍵在於旅遊體驗是否能讓消費者滿意。他認為大眾普遍傾向於追求CP值,許多行銷模式也常常利用「小確幸」、「A好康」作噱頭,但過程中卻未必能兼顧旅遊品質,更重要的是也容易讓消費者忽略好的產品本身就應該有它合理的價格。

過去政府單位舉辦旅遊活動時,大多是交由計畫團隊執行,同時也直接提供經費補助民眾旅費,雖立意良善,但一旦計畫沒了經費、產品調整回原本應有的合理價格時,消費者也不再買單。郭育任說,「在政策當中,應該補助的是旅遊質感,讓業者有更多經費去發展高品質的旅遊產品。」一旦有了經費挹注,業者就能有資源投入土地及人文研究,規劃出深度的遊程。若不斷地將旅遊產品減價販售,只會造成消費者不再願意以正常價格購買產品。

從社區發展到生態旅遊 以在地為主體 如何不再「一次性觀光」

郭育任強調,能持續為當地帶來實際收益、拉抬地方經濟,是實踐生態旅遊很重要的一環,並能間接解決人口外流、青年大量北漂等地方困境。

過去曾從事社區營造工作的他提到,比起「培力」或「輔導」,自己其實更傾向使用「協力」這個詞彙,也就是「在地協力並不代表地方缺乏『能力』,而是缺乏『整合』。」

社區營造經常需要倚賴政府計畫資源的挹注才能順利運作,但郭育任發現,在過往經驗裡,其實很多社區本身存在動員力,常常只是缺少一位「領頭羊」扮演率先釐清地方整體發展現況、規劃未來改善方向、引導地方各場域串連與協調能力的角色,當外來團隊以「輔導」的身份進入社區,卻忽略了應該以在地為主體去運作與思考社區的長遠發展,「於是團隊走了,這個社區又垮了」是台灣社區營造面臨的考驗。

郭育任指出,團隊應該在熟悉當地紋理的前提之下,盡可能協助社區發展出具備自主動員力的運作機制,並讓這股能量轉變為地方推動長期生態旅遊觀光的助力。

而面對今年有生態旅遊業者受疫情衝擊的影響而停業,郭育任表示,政府應該更主動去發掘產業裡的優良企業,尤其許多年輕業者雖有能力推出優質產品,但在產業的立基不夠穩固,就容易受到波及而無法撐過去。


郭育任於2014年在能高越嶺道的「三村六部落」進行生態旅遊解說協力情形。圖片來源:台灣生態旅遊協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