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變遷越演越烈, 亞洲也無能倖免。最新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IPCC) 第二工作小組(WG2)報告指出,科學界有高度信心相信過去一個世紀以來,暖化趨勢和極端氣溫事件已在亞洲大多數地區出現,包括暖日增加、冷日減少,平均溫度上升、以 及降水量變化度提高等。科學家預測,未來亞洲許多地區恐將面臨缺水危機、糧食產量下滑等問題。在氣候變遷與都市、工業與經濟發展的多重壓力共伴之下,吃緊的自然資源與惡化的環境將削弱大部份亞洲開發中國家的永續發展能力。
報告指出,水資源匱乏將是亞洲許多地區的重大挑戰。目前科學家尚未能精確推測次級區域規模 (subregional scale) 的降水量變化與淡水可利用性。現有觀察中,降水量的改變與冰川消融狀況也多因地而異 (見下圖)。但在人口成長與生活水準提高的前景之下,科學界預期亞洲許多地區的用水需求將會大增,可能引發缺水危機。
上圖為亞洲地區年均溫與年降水量之變化及預測。根據現有較充足的資料證據,繪製出 1901-2012 年間的年均溫趨勢 (左上圖) 與1951-2010年降水量觀察變化 (左下圖),資料不足者以空白表示,趨勢不顯著者以斜線標記。右半部則是以CMIP5模型所繪製之年均溫變化 (右上圖)與平均降水量變化比率 (右下圖)。分為2046-2065與2081-2100兩個時期,與最高與最低兩種溫室氣體排放情境 (RCP2.6 為CO2濃度490ppm之低排放情境,RCP8.5則是各國未減碳、CO2濃度1370ppm之高排放情境)。彩色區塊表示該變化趨勢獲得極強烈同意, 白點為強烈同意、灰色顯示有歧異,加上斜線者則表示年平均無顯著變化。(圖片來源:IPCC第5份評估報告WG2第24章,頁66。)
糧食安全方面,氣候變遷對亞洲的影響很可能會隨地區與作物而異,但整體來說可能弊大於利(中度信心),並且將在本世紀中之前對亞洲(特別是南亞地區)的糧食安全造成衝擊。科學家推測,部份中亞地區將受惠於生長季拉長和冬季雨量增加而提高穀物產量,但南亞印度河與恆河平原地區的小麥產量恐將下滑,俄羅斯重要作物也可能嚴重歉收,使年產量暴跌至平均產量的五成之下。
至於亞洲主食稻米,部份生產區可能隨全球暖化北移並拉長生長季,但整體產量恐因高溫而減少,尤其是某些亞洲產稻區的已逼進高溫臨界點。而儘管二氧化碳濃度提高可促進作物生長、抵消高溫減產的損失,但補償效果可能有限。值得注意的是,海平面上升將可能會吞沒部份沿海肥沃糧食生產區,如越南湄公河三角洲等,造 成許多地區的稻米供應下滑,連帶導致價格上揚。
氣候災難是許多亞洲國家的心頭痛。根據聯合國研究,亞洲在2000年至2008年間承受全球最多的天氣及氣候災難;約有1/2~2/3的百萬級(或以上)的亞洲城市人口暴露在颶風和洪水等一種以上的天然災害中。而水災造成的傷亡和經濟損失又以印度、孟加拉與中國最為慘重。科學家預測,2070 年之前最多人口暴露在沿海洪災風險的城市,前五名分別是加爾各答、孟買、達卡、廣州和胡志明市;而資產損失最高的城市排名將是廣州、加爾各答、上海、孟買 和天津。由於許多亞洲開發中國家有超抽地下水造成的地層下陷問題,海平面上升將增加其暴露於天災的風險,並導致地下水質惡化,尤其是人口快速增長的河口三 角洲地帶。此外,隨著亞洲城市快速擴張,界於都市與鄉村之間的城郊交界 (periurban interface) 因社經轉型過程中可能面臨土地產權不穩定、價格壓力、生態系統惡化及未受都市防災系統保護等狀況,可能更形脆弱,值得特別關注。
報告也提醒, 氣候變遷容易加劇既有的社會不平等和貧窮問題,崩解城市的社會結構,並衝擊仰賴自然資源的農村貧民。目前研究已觀察到的社會衝擊,包括水災和暴風雨帶來的 傳染病與心理創傷、高溫對老人、心血管與呼吸疾病患者以及戶外工作者的威脅、乾旱與沙塵暴造成的身體不適和糧食歉收、水媒與病媒傳染病頻傳,以及天災造成 農民經濟損失。未來,極端氣候事件對亞洲居民的健康、安全、生計與貧窮的衝擊將持續加劇。例如,攀升的溫度和降雨量不只增加熱浪和登革熱等傳染病的死傷人 數,部分地區的糧食安全與生活成本也將遭受更多洪水和乾旱的侵害,導致農村貧窮惡化,甚至引發全球大規模人口移動和衝突。
除了人類生活,科學家也觀察到氣候變遷對亞洲陸域生態已造成影響,包括植物分佈與生長速率改變、永凍土(permafrost) 消融等,而這些影響將可能與日俱增。科學界也有高度信心斷言亞洲的海洋與海岸生態正遭受越來越多氣候變遷與其他驅力的壓力。雖然目前還難以評斷氣候變遷對 海岸生態系的影響,但科學界有非常高的信心指出,在珊瑚礁白化趨勢與海水暖化一致的地區,氣候變遷是珊瑚礁惡化的元兇。而在海水表面溫度上升與海水酸化的 雙重影響之下,預計在本世紀中之前,約佔全球40% 的亞洲珊瑚礁群將大量衰亡。此外,科學家預期海平面的加速上升可能促進北極海岸侵蝕,並造成河口三角洲、紅樹林、鹽沼與海草群落的消退。
好消息是,透 過適當的調適策略可以降低氣候風險和災害損失。IPCC 報告呼籲以整合性的管理策略來進行水資源調適,包括發展省水科技、提高每單位水生產力、改變糧作系統與重複用水等。現行糧食安全的調適策略已有很多,但效 果仍有待研究驗證。城市的基礎建設可以用改變設計程序、改善建材品質等來加以調適,但仍須與整體都市計畫、管理與制度安排配套。天災防治方面,報告特別強 調社區層級的調適策略,包括善用原住民的在地智慧、社區預警系統、增加生計來源多樣化加強家戶的防災韌性、以及結合生態系統服務等。另外,海洋保護區的劃 設與海岸線維護可望提升海岸地區的防災韌性。
IPCC報告也引起亞洲環境組織和機構的關注。根據中外對話報導,多位專家認為報告對中國脆弱的農業體系、盲目的城鎮擴張、與高度依賴煤炭的能源現況提出強烈警訊,決策者必須更有效地推動節能減碳,並積極補強調適策略的不足。 印度環保團體瓦蘇達基金會 (Vasudha Foundation) 首席執行官克里希納斯瓦米(Srinivas Krishnaswamy) 則以報告中突顯的水資源短缺、洪澇旱災、農業與貧窮問題,向5月大選候選人呼籲,「如果氣候變化得不到控制,會給已經脆弱不堪的印度雪上加霜。」 不過,有評論者批評,印度大選候選人依然未能對環境議題提出深入討論,也缺乏詳細的環境政見。台灣方面,目前政府尚未針對最新 IPCC 報告做出相關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