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發現氣候變遷帶來新的影響:讓古巴農業部門更吃緊。古巴農藝學家羅德理格斯(Sergio Rodríguez)表示,溫度上升會改變某些植物的生理特性,例如熱帶瓜科植物(例如南瓜或胡瓜)開花季節時的溫度若比平常還高,便會阻礙授粉。
蜜蜂攜帶雄花的花粉至成熟雌花的柱頭(stigma)中央,然而如果溫度太高,柱頭上的黏性物質會乾掉,花粉無法沾黏其上,因此無法結果。
「無法適當授粉會造成產量下降,但我們經常不明白其中原由,」古巴國家科學研究院熱帶塊根植物部門(Cuban National Research Institute of Tropical Root Vegetables,INIVIT)主任羅德理格斯表示,「這是因為高溫或乾旱屬於氣候變遷所帶來的微觀影響。」
這些變化雖不如更強且頻繁的颶風那麼容易察覺,但同樣會危害糧食生產。科學報告指出過去幾年裡,古巴的夏季越來越長,冬季則縮短且變得溫和。研究更顯示本世紀末,古巴的平均溫度將上升1.6~2.5℃,其中最嚴重的後果之一就是農業產量的下降。農業必須發展出適應性策略。
龔薩雷茲(Rafael González)是古巴中部比亞克拉拉省(Villa Clara)馬尼卡拉瓜市(Manicaragua)的小農,他表示「每種植物都種一些」,是處理溫度上升最好的策略。
龔薩雷茲表示全加勒比海地區的主食作物是木薯,它會受異常寒冬的影響,「我們必須持續尋找更多強適應力的品種。」龔薩雷茲說:「如果發生乾旱,我們有更能適應這些條件的『vianda』(塊莖和含澱粉果實的植物),我們也有其他更耐風暴的果實種類。沒什麼比得上多樣性。」
羅德理格斯領導的研究機構也坐落在比亞克拉拉省,該機構的任務是尋求更適應酷暑、嚴重乾旱、颶風和新病蟲害的農作物。INIVIT擁有一個種原庫,收藏了植物的種子、枝條、根部和球根,來自650種甘藷品種、512種木薯、327種香蕉與大蕉,120種山藥和152種芋頭。
羅德理格斯表示這些資源是「幫助古巴面對氣候逆境的力量」。他指出,木薯和大蕉能耐乾旱,而芋頭、甘薯、南瓜和山藥能在颶風襲擊後繼續生產糧食,因為它們貼地生長,所以更能承受強風。他說:「但我們必須繼續尋找能適應更廣泛條件的新品種,以及在不利的氣候條件下依然保持可觀生產力的品種。後者的產量也許較低,但其適應力能平衡該局面。」他解釋要做到這一點,必須在不同氣候條件下針對不同品種作物進行研究,才能了解其適應特定條件的能力,包括土壤類型、降雨模式和耐溫的範圍。
種子才是關鍵,羅德理格斯說:「如果你擁有優質的種子,氣候變遷造成的影響會比較小。我們總是告訴農民,好的種子最划算,這是對未來的投資。」
古巴所種植的塊莖、塊根、大蕉和香蕉,70%以上來自INIVIT或由該機構所推薦。他說:「其他30%來自小農保留的本地品種,有的能良好地適應特定土壤和氣候。」小農陶瑞斯(Rubén Torres)在比亞克拉拉省的聖克拉拉(Santa Clara)附近種植豆類作物,一切似乎進展順利。但在2012年,由於溫度升高,收穫比預期要少。另一方面,陶瑞斯表示,「稻米開花時需要較高的溫度。」如今他選擇種植稻米(古巴主食之一),並表示生產力還不錯,每公頃有八公噸。
莫瑞斯(Rodrigo Morales)生活在鄰近哈瓦那省(Havana)的瑪雅貝克省(Mayabeque),他和其他小農留意到更長且更熱的夏季會影響他們種植的大蒜、洋蔥、豆類作物和番石榴。在氣候變遷的壓力下,古巴的農業必須提高生產效率,才能減少糧食進口。根據古巴國家統計局最新的結果,如果不考慮甘蔗,今年和去年相較,第一季的農產量下降了7.8%。
內閣副主席穆里羅(Marino Murillo)在9月初表示,古巴每年糧食進口耗費了20億美元。他形容這個情況是種「擾亂」,雖然農業僅佔國內生產毛額(GDP)的3%,卻有96萬名的相關工作人員,其中有30萬人不直接參與農作(古巴總人口約1120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