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林業在台灣 | 環境資訊中心

社區林業在台灣

2010年12月28日
作者:李鍾旻

為維護自然環境裡豐富的生物多樣性,並以合理利用自然資源、推廣社會永續發展為目的,台灣地區以社區林業為概念的管理模式正逐漸發展。社區林業指的是社區取向的森林管理方式,透過這樣的模式,由林務單位授權,能讓民眾直接參與生物多樣性的保育,進而維護社區周遭森林資源與鄰近生態系。

發展社區林業的理由

由於近年來環保意識的提升,為順應時代潮流的趨勢,社區居民參與自然資源管理的模式逐漸受到重視。台灣的社區林業計畫始於2002年由林務局所推動。發展社區林業的目的,就是希望能夠以生物多樣性保育為基礎,建立永續經營的社區經營模式,以達到維護自然環境的目標,並朝向發展可再生資源的生態系統而努力。社區林業的理念主要在於強調社區民眾的參與,與林業機關共同分擔經營責任,並分享執行成果。

昔日的森林經營,並未包含如今所謂「社區取向」的概念。過去森林經營強調的是中央集權與科學管理,在決策的過程中,僅由專家學者、政府官員掌握而已,而民眾則缺乏直接的參與,以及發表意見的機會。隨著時代的變遷,現今的林業經營模式亦逐漸轉型調整。社區林業的概念,強調當地居民與林業機構共同管理,並分享經營成果。由於近年來在林務局社區林業政策的推動下,使得民眾能夠實際參與,讓政府與民眾能夠建立起具體互動的夥伴關係。

社區林業與人類活動

許多位於社區周邊的生態環境,與社區民眾息息相關,人們取用生態資源,並長期仰賴這些資源,社區林業的發展自然是需要在地民眾的親身參與。社區林業的概念主要強調的即是「人」與「森林」兩者之間的關係。這樣的森林經營模式,主要還是經由人類手中推動,因此從公家機關的推廣到社區民眾的親自參與,皆是與民眾密不可分的。

由於社區與週邊自然環境的關係密切,因此藉由結合社區居民和林業資源雙方,輔導社區維護棲地,經營森林環境,除了能達到維護自然生態資源的目的,並且也能促進地區觀光產業的發展。社區參與的方式包括了民意調查、教育宣導,以及公民投票,不過最重要的還是觀念的落實與實際行動。藉由讓社區居民實際了解,並建立生態保育與生物多樣性的概念並身體力行。

台灣的社區林業

推動社區林業,除了保育工作上的諸多益處,當然對社區發展亦有正面效益,包括社區環境景觀的改善、推動生態旅遊、生物棲地的營造等。基於這樣的理由,林務局自民國91年時推出「社區林業計畫」(原名「社區林業-居民參與保育共生計畫」,94年更名)鼓勵民眾親身參與,讓社區民眾、組織協力改善社區整體環境。該計畫強調社區部落共同經營,即藉由此項計畫,讓社區民眾共同維護週遭生態環境,並培育社區林業推廣人才。此外亦推動生態旅遊的觀念,更能藉此發揚原住民傳統文化,促進鄉村社區產業發展。

該計畫採循序漸進方式推動,流程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為建立當地居民與公家單位之間的伙伴關係之「理念宣導及人才培育計畫」。當社區團體舉辦相關保育活動時,可向公家單位申請經費補助,促使雙方互動,並凝聚社區共識。計畫的第二階段為「林業示範社區營造計畫」,當社區在第一階段時的執行成果獲機構肯定,便可向單位申請升格為第二階段的示範社區,此階段著重於人才的養成與居民的實際參與。第三階段「森林協同經營計畫」,則為落實經營共管,在此階段林務局將實現與社區居民共同管理社區周遭自然資產的目的。

於該計畫推出後,提出申請的社區相當踴躍。直至目前為止,全台所提的社區林業計畫己超過千件,並且仍逐步增加中。迄今已有九個社區進入第二階段,包括 : 雲林縣湖本社區「八色鳥自然步道塑造-居民永續護鳥護林計畫」、高雄縣那瑪夏鄉民權社區「楠梓仙溪生態保育計畫」、高雄縣美濃鎮美濃愛鄉協進會「黃蝶翠谷生態公園-美濃雙溪樹木園與黃蝶翠谷之經營計畫」、花蓮縣牛犁社區交流協會「豐田生態社區營造-永續經營管理計畫」、宜蘭縣鑑湖堂文化協會「都市桃花源 ─ 鑑湖堂社區林業教育基地營造」、宜蘭縣礁溪鄉林美社區發展協會「林美生態村營造計畫」、宜蘭縣無尾港文教促進會所提「大無尾港生態村營造計畫」、台南縣生態旅遊協會「自然生態之美、社區之愛,北門嶼濱海遊蹤GO GO GO」、台南縣大內鄉曲溪社區發展協會「請君入甕-曲溪社區林業守護『挾酒甕』自然生態教育示範園區」等。經由這些社區的規劃,不但改善了社區經濟產業發展,並達到健全國有林管理與自然保育工作。

社區林業案例

位於嘉義縣光華村的頂笨仔,當地藉著發展生態旅遊,也提升農產品的銷售率。在推廣過程中除維護當地螢火蟲,更發現有螢光菇、白面鼯鼠等天然資源,該地區並於今年舉辦成果展及產業評選。台東縣鹿野鄉龍田社區長期以來廣植蝴蝶蜜源及食草植物,近年來蝴蝶數量增加,形成壯觀畫面。如今龍田社區的遊憩產業特色更加凝聚社區,諸多相關活動也促進了社區的經濟發展,今後也仍持續朝向蝴蝶保育理念的推廣。

位於宜蘭蘇澳的無尾港與林美村目前已邁入第二階段。無尾港文教促進會結合了鄰近四個社區,藉由社區居民的實際參與營造大無尾港生態村,規劃永續發展的藍圖。孕育有多種生物,涵蓋範為包括沼澤、湖泊與溪流的廣大水鳥保護區為其特色之一,該區除致力於保護水鳥,也使得居民居住環境品質提升。宜蘭縣礁溪鄉林美社區擁有豐富的生態資源,從社區綠美化到生態解說員的訓練,長久以來推行自然資源的保育工作。目前朝向發展生態旅遊與觀光休閒農業,致力於打造環保生態村的目標。

近年來在社區林業的推行下,不但讓社區周邊環境得到妥善的規劃,也賦予了傳統社區新的生命力,讓社區面貌更為優美,也活絡了地方的建設與經濟發展。當然,社區營造所帶來的效益,並不只是局限在經濟效益以及社區環境的改善,亦達到了建立民眾認同自身環境、凝聚社區意識的正面幫助,此外也造就了個別社區形象的獨特性。每一個推廣成功的社區部落,都是值得大眾關注與學習的典範。

 

【參考資料】

 

 

※ 本文與合作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