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的未來 | 環境資訊中心
環境書摘

魚的未來

2014年06月22日
作者:Callum Roberts;譯者:吳佳其

隨著物種的消失和食物網的崩潰,帶來了危險的不穩定性,海洋生態危機正在發生。漁業由於捕盡了其所依存的海洋物種而傷及自身,但其影響力所威脅的,不僅僅是對這個行業造成自我毀滅式的遺憾而已。全面性地捕盡海洋生物和毀壞牠們的棲地,也導致海洋生態失去韌性。此外,漁業正在侵蝕海洋提供人類需求的能力。過漁讓海洋環境變得不穩定,舉例來說,它使得缺氧的死亡區域擴大了,有毒藻類大量繁殖而造成藻華。自然環境受天然災害後的恢復力,或是對一連串由人類造成的壓力之承受力,都與它受損害的程度有關,所以,漁業一項項崩潰,物種一個個滅絕,棲地處處遭到毀壞。人們很容易將錯誤歸咎到貪婪的漁業公司和他們的工廠船隻、過於心切地討好漁業的懦弱政治家,或者是眾多窮苦人家炸魚和毒魚,以取得海洋中僅剩的一些魚,但是,指責別人的錯於事無補,每一個吃魚和肉的人,對海洋豐富生命的逝去都有責任,而且只有大家一起努力,才能恢復大海的物產。

可以做個粗略的估計,來看大約需要多少保護,才足以將目前枯竭的族群量提高到可永續的水準。許多魚類的族群已經減低到不及自然豐富度的10%,像是黑鮪魚、拿騷石斑魚、鱈魚、大西洋大圓鮃、大比目魚等等。為了簡單起見,假設這個數字是10%,為了推估,將單位面積海洋保留區可增加的再生量設為漁場的十倍,將所有的保留區與漁場加總後,大約需要30%的海洋面積被劃為保留區,才能提升族群再生量達可永續的水準。這個計算是假設在保留區外仍有像往常一樣的漁業活動。如果其他管理措施落實到非保留區,以減少漁業造成的影響,可預期在漁場中將會有倍增的再生量,在這種情況下,為了達到永續發展目標,我們所需的保留區大約得覆蓋20%的海洋。

改變這一切的槍聲已經響起。2000年時,美國總統柯林頓發布了一項行政命令,要求政府單位建立一個全國性的海洋保護區網絡,這個政策後來由布希政府簽署。在2002的世界永續發展高峰會議(World Summit 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中,沿海國家承諾在2012年之前建立國家級的海洋保護區網絡,同時,歐洲國家也承諾在2010年以前建立歐洲區內的網絡,然而,這些承諾對於保護區的數量和大小,以及該如何管理,仍然模糊不清。海洋保護區必須提供真實的庇護所,世界自然保育聯盟(The World Conservation Union)於2003年舉辦的世界保護區大會(World Parks Congress)建議,每種海洋棲地都應該有至少20%到30%受到保護,且禁止所有捕撈行為。就如同在各國領海一樣,保護區網絡應該包含公海。聯合國也正醞釀在全球共有資源中發展海洋保留區的機制,目前已獲得廣泛支持。

我們要恢復海洋生命和棲地,因為這麼做會對每個人都有好處。大尺度的海洋保留區網絡,輔以其他魚類及其棲地的保護措施,最能符合商業和保育兩者的利益,你可以取用並同時保護海洋資源,因為海洋保留區可幫助維持周邊漁場的漁獲,但你不能只取用而不保護,這樣是不會長久的。


《獵殺海洋:一部自我毀滅的人類文明史》獵殺海洋:一部自我毀滅的人類文明史

作者:Callum Roberts;
譯者:吳佳其
出版社:我們出版
出版日期:2014-3-6
ISBN:9789869024617

人類足以輕易地終結海洋生物!1741年,飢餓的探險家在白令海峽發現成群的斯特勒大海牛,之後不到30年,這種溫馴的野獸就遭人類獵捕滅絕了。這是個很經典的故事,但事實上,在這些探險家抵達之前,白令島就已經是這個物種僅存的最後一個據點了。

海洋中其他豐富的生命,也都非一夕之間消失的。雖然現今漁業的高效率已經到了毫不留情的程度,然而對海洋生物資源的密集開採,並不是從現代或是工業化才開始,而是早在11世紀歐洲的中世紀就已經展開。羅伯茨在本書中探討悠久繽紛的商業捕魚歷史,同時也帶領讀者穿過數個世紀,見證海洋的衰亡。

※ 本文不適用CC授權條款,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