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循環利用法」卡關10年 魏國彥與環團會面求解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資源循環利用法」卡關10年 魏國彥與環團會面求解

2014年05月27日
本報2014年5月27日台北訊,賴品瑀報導

「廢棄資源」到底是廢棄物還是資源?再使用跟再利用有什麼不一樣?「資源回收再利用法」與「廢棄物清理法」兩法欲合併已過10年,這些名詞卻仍未得到明確定義,多個環團向環保署提出民間版「廢棄物減量循環利用法」草案,認為兩法不能草草合一,要能實際解決問題。而環保署長魏國彥選擇親自上陣接招,此法可望進入實質討論。

是資源、還是廢棄物?該如何界定,解決現有因定義模糊而產生的諸多問題?26日環團協同立委與環保署長及廢管處處長會面討論,並提出民間版的「資源循環力用法」草案。圖片來源:sukigo on Flickr ,CC授權。

研擬了超過10年,環署從2004年提出擬將經濟部「資源回收再利用法」與環保署「廢棄物清理法」二法合一併為「資源循環利用法」,但草案內容至今未推出令人滿意的版本,甚至上月魏國彥還因此在立院衛環委員會遭到立委砲轟

1974年制定公布的「廢棄物清理法」主要在於末端管理,2002年制定公布的「資源回收再利用法」則加強資源回收利用,但由於二法有法律適用競合情形,因此環保署2004年即開始研議整併成為「資源循環利用法」。

但4月初魏國彥在立院社會福利及衛生環境委員會所做的報告,遭立委砲轟「了無新意」,無法有效解決填海造島、廢爐渣管理、生活廢棄物等問題。27日在立委林淑芬的邀請下,包括看守台灣、台南社大、水資源保育聯盟、地球公民基金會、主婦聯盟環保基金會、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環境法律人協會等多個長期關注廢棄物問題的民間團體,與魏國彥、廢棄物管理處處長吳天基等人會面,提出民間版的草案進行討論。

民間版草案改以「廢棄物減量循環利用法」為名,由看守台灣協會秘書長謝和霖起草。雖是基於政院版做修改,但民間版光是立法目的,便比政院版「為促進廢棄資源源頭減量及循環利用,落實環境保護與維護國民健康」多了「為節約自然資源使用」、「確保廢棄物妥善清理再生」兩點。

民間版提出名詞的定義與分類

名詞定義模糊致現況混亂 民間版提「正名」

謝和霖表示,雖然廢清法其實已經相當成熟,已有塑膠袋管制、四合一回收制度、資源回收管理基金、事業廢棄物流向追蹤機制,資源回收再利用法也試圖彌補廢清法的不足,看似該有的管制工具都已具備,但目前的實際狀況仍有許多漏洞。他認為問題就是當中的名詞尚無明確定義所致。

「假利用之名、行廢棄之實。」謝和霖指出,首先「廢棄物」一詞就沒有明確定義,讓不肖業者有藉口說他們非法棄置的廢棄物只是暫置的「產品」、「有效資源」,在兩法範疇重疊的狀況下,選擇較寬鬆的資源回收再利用法,而規避了廢清法的管轄與處分。例如集塵灰等有害廢棄物,就混雜在再利用的廢棄物中。

因此民間版提出諸多「正名」,如政院版為了強調廢棄物也是資源而提出的「廢棄資源」,便讓民間質疑,恐促使有心人為了避免裁罰而強詞奪理,因此提出維持「廢棄物」的意見。

政院版將清除、處理、回收、再生行為用「清理」兩字涵蓋,民間也認為不妥,因此提出以「再生」涵蓋回收、再生處理、循環利用等行為;清除、中間處理、最終處置等行為則使用「清理」一詞。

填海造島入法解決問題? 環團要求實質「零廢棄」

除了名詞定義外,政院版將「填海造島」入法的見解也再次引起爭議,民間認為填海造島前仍在進行政策環評尚未定案,只是處理廢棄物的其中一種選擇,不該寫入法條中。

謝和霖指出,將焚化爐飛灰穩定化物與底渣、有機與無機汙泥、電弧爐渣、營建廢棄物等通通丟進大海後,再說「沒掩埋即達成零廢棄」的說法,根本是自欺欺人。

他強調,零廢棄首重源頭管制,因此民間團體要求在本法生效後的一年內做盤點,調查清楚國內各種廢棄物、源頭減量與妥善清理再生的現況與潛力、最終處置場所的地點與容量,並以此訂定零廢棄目標,邁向實際的零廢棄,而非繼續將問題留給後代。

環署釋誠意  盼打破僵局

民間版亦對生產者延伸責任制、生活廢棄物的垃圾費實際成本與事業廢棄物管理提出許多意見。針對事業廢棄物管理,民間版提出設立「事業廢棄物管理基金」、加嚴管制、重罰等訴求。

魏國彥親自參與會面,民間團體肯定誠意魏國彥感佩民間版對名詞提出完整定義,但認為部分名詞區分不易,例如「再生物」、「再生產品」在處理過程中,受處理過的物質都可說是產品;但投入下一個運用過程時,就又成了原料。

但魏國彥表示,他理解民間要的是兩者該有不同的管理強度,因此也提出看法,例如以管制再生產品、一般再生產品兩詞來區別。

魏國彥本人願意出面溝通的決定讓民間團體感到期待,希望能打破過去幾年的僵局。吳天基亦表示非常期待再利用法的管制權限,能從主管機關回到環保署手上;環團表示,民間與環署同樣希望此法能儘速上路,但更期待兩法不只是草草合一,而是能實際解決目前已有的各種亂象。

作者

賴品瑀

新店溪下游人,曾在成大中文與南藝紀錄所練功打怪撿裝備,留下《我們迷獅子》、《我是阿布》兩部紀錄片作品。現為人類觀察員,並每日鍛鍊肌肉與腦內啡,同時為環境資訊電子報專任記者,為大家搭起友誼的橋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