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構台灣生態文化的願景》 | Page 6 | 環境資訊中心

《建構台灣生態文化的願景》

2007-12-01 00:00
「祂看見許多的人,就憐憫他們,因為他們困苦流離,如同羊沒有牧人一般。」(馬太九:36) 生態環境問題已經成為現代人共同的困境,因為它關係到全人類和地球上所有生命的「生存」(survival),不但讓科技官僚或學者專家傷透腦筋,甚至環保...
2007-12-01 00:00
高雄新興教會王崇牧師在本中心第五次「信仰與價值觀」讀書會中指出,探討環境生態問題時一定要檢討整個經濟體系;並表示解放神學所關心的是生產工具的分配歸屬,而生態神學則更進一步去關心生產工具的品質和發展的內涵。以下是他的演講內容摘錄。 在分...
2007-12-01 00:00
台灣生態神學中心1995年12月的讀書會,邀請觀音文化工作陣的潘忠政老師作專題演講。 潘忠政老師指出,桃園縣觀音鄉這個臨海鄉鎮,在沙丘及防風林的護衛之下,原本是一個無憂無慮的地方。但是自從工業進駐之後,觀音鄉就開始了一連串的浩劫。 ...
2007-12-01 00:00
從今日全球化的多元事實來看我們的生態觀關者協會。有兩個感想: (一)感覺到經濟全球化是一個很大的挑戰: 1987年世界環境與發展委員會發表:《我們的共同未來》(Our Common Future)。1992年178個國家的代表在...
2007-12-01 00:00
臺灣生態神學中心五月份讀書會,邀請到輔大神學院的谷寒松神父演講,並討論由他所主持的研究計劃「臺灣生界與生活品質」的總結報告。谷神父在會中強調跨學科及跨宗教的整合性研究及教育的重要,並呼籲基督教必須去瞭解人民所關心的問題,才能成為社會中不可缺...
2007-12-01 00:00
失去故土的人民,依何為生?失去夢想的民族,將往何處?勢不可擋的強敵當道,是負隅頑抗好,還是先求生存待機發展好?歷史上許多民族衰微之際,領袖都面臨類似的抉擇,而不管做何種決定,都無法避免悲痛。 近一百五十年前,美洲原住民酋長西雅圖面對美...
2007-12-01 00:00
「溫柔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承受地土」(馬太五:5)是的,我們是該溫柔去思考今天的台灣生態問題。環觀今天發生的生態問題,能夠表達自己行為的人,已經可以在電視上看到抗爭的一面,但深一層的對於生態問題的瞭解和認識的努力呢?因為要「瞭解和認識」生...
2007-12-01 00:00
台灣生態神學中心今年第六次讀書會,邀請東海大學生物系陳錦生教授一同討論《人對自然的和解》這本書。陳錦生在會中的演講指出,科學很容易被濫用,問題出在使用科學數據的人;也表示科學、自由、貿易本來是人類進步的手段,後來竟變成人類盲目追求的目的,這...
2007-12-01 00:00
西元一六九七年,一位中國福建人來到台灣,他主要的目的是來台灣採取硫黃,供做火藥之用,但卻因緣際會的成為台灣平埔族研究史上,鼎鼎大名的人物,他-就是『郁永河』;他之所以對台灣平埔族研究,有著重要的地位,原因在於他的採硫之旅中,捨棄了水路走法,...

頁面

訂閱 RSS - 《建構台灣生態文化的願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