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一塊土地給動物 首屆「生態米」博覽會開跑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留一塊土地給動物 首屆「生態米」博覽會開跑

2016年09月23日
本報2016年9月23日台北訊,林倩如報導

明後兩天周末,即將於台博館南門園區登場的「啾啾呱呱爆米香─生態米博覽會」,今(23日)舉行起跑記者會,由農委會、台博館共同主辦。

被西方文化改變飲食習慣、稻米自給率逐年下降的今天,林務局局長林華慶表示,以往人們較多注意保護區、海洋或保育類野生動物的保育問題,易受忽略的農田生態系,更是野生動物棲息環境高度與人類活動空間重疊、與人類生活最密切的地方,且佔台灣土地面積最大的濕地環境,近年來推動里山倡議,保障自身健康的同時,亦還給野生動物一個潔淨安全的家。

「啾啾呱呱爆米香─生態米博覽會」,呷米顧生態,再現人與動物共飽的榮景。攝影:林倩如。

「啾啾呱呱爆米香─生態米博覽會」,米顧生態,再現人與動物共飽的榮景。攝影:林倩如。

首屆生態米博覽會  用消費力量支持綠色經濟

台博館的定位為致力推廣自然史的博物館,南門園區2013年11月正式開館營運,積極針對生態保育、食農教育等議題規劃相關主題活動,館長陳濟民表示,翌年12月第一個訴求讓農業生產與野生動物共存共榮的「田裡有腳印市集」也開市了,邀請綠保農友及使用友善耕作法的農友一起展售農產品,期待喚起大眾用實際行動支持綠保,藉以鼓勵農友改變慣行農法,創造綠色消費新風潮。

林華慶表示,其實沒有所謂「生態米」一詞,它指的是選擇友善耕作,而過程中能兼顧環境永續及生物多樣性的稻米。且友善農法不只生產稻米,稻田溼地也間接保護到野生動物棲息地,像花蓮南安部落的菊池氏細鯽、貢寮水梯田的白頭鶴等等;也維護了文化景觀價值,像花蓮吉哈拉艾部落的百年水圳;也復興了部落文化傳承,像花蓮港口部落的百年水梯田。

但農友容易遇到的困難正是通路、天災,造成滯銷或農損,因此,透過博覽會的互動,他呼籲大家「多吃米,多吃生態米」,讓消費者了解到米的背後,「有一群有心人在守護土地,並連結到對野生動物的認識。」

農委會林務局局長林華慶呼籲,多吃米,且多吃生態米。攝影:林倩如。

農委會林務局局長林華慶呼籲,多吃米,且多吃生態米。攝影:林倩如。

翻轉生產行為  帶來豐裕的生物多樣性

博覽會的內容豐富多元,除了展示14個生態米(石虎米、菱鄉米、和禾米、尚水米、海稻米、田董米、溼地米、哈拉米、田鱉米、雜味米、小鶹米、瓦拉米、有春米、小島友米)的品牌故事,另有米食品評、小農開講、米食好宴、爆米香體驗等多項活動,重現人與動物共飽的榮景,記者會先邀請到四位參展小農分享友善耕作的歷程。

「瓦拉米」來自花蓮南安部落,布農族人林泳浤表示,瓦拉米在族語中代表蕨類,2013年開始種有機的時候,一方面其他人多持懷疑的態度,另一方面則挫折於水鴨、金寶螺的侵襲,施放閃光燈、鞭炮,都沒有效果,過了一年的觀察,發現只要適時補秧、降低水位可予以防治,水鴨翻土、其大便變成肥料,金寶螺也減少了,有害或有益?沒有絕對,轉化彼此對立關係,回饋更好。「從原來4個人3甲地發展到13個人18甲地,因為大家的眼睛天天在看,我們的稻子種得漂亮啊。」

「哈拉米」同樣來自花蓮豐里吉哈拉艾部落,取自保育類動物台東間爬岩鰍的阿美語「Hara」,王佳涵說明,吉哈拉艾一詞在阿美族語乃大樹根的意思,哈拉則還有每去到稻田,總像嘉年華會一樣熱鬧,跟動物哈拉之意。她補充,2009年開始栽種有機稻米,源於部落仍懷有一種深刻的「生活連結」,老人家會說,以前有種、現在沒有種的話就很可惜,尤其今年7月尼伯特颱風導致部分水圳壞損,一度討論二期稻作是否休耕,然老人家心裡非常擔憂,百年水圳從無休耕,開了先例是否意味著流於懶惰?後來是共用水圳20多戶人家,各自推派一人通力修理完成。

(左起)賴萌宏、謝佳玲、王佳涵、林泳浤四位小農分享友善耕作的歷程。攝影:林倩如。

(左起)賴萌宏、謝佳玲、王佳涵、林泳浤四位小農分享友善耕作的歷程。攝影:林倩如

「小鶹米」來自宜蘭,屏科大野保所畢業的謝佳玲,因著到宜蘭從事環境教育的機緣,三年前決定加入小農行列成為伴鳥農夫,種田是想為鳥類提供生活空間。她表示,自己並非農業背景,必須不斷充實知識,且宜蘭一年一期耕作,更要常常去別人田裡幫忙藉以學習實務經驗,她認為,在現下返鄉歸農的風潮裡,重點是一定要在開心的基礎上,想辦法讓自己過得好,才可能永續經營下去,「看你的田,就知道你是什麼樣的人」反映著無法隱藏的實踐力道。

「濕地米」來自花蓮富興生態農場,賴萌宏表示,2012年開始以社區營造的方式打造生態農業,「刻意租地、種在社區旁邊示範,維護居住品質的健康之外,更大的目的在於,採取慣行農法的農友對有機產品,往往保持著不好吃、很難種的恐懼心態,希望逐漸讓他們改觀。」去年再嘗試採合作社模式營運,15戶小農中9戶加入合作社,參與戶數各有工作分工,產銷由農場負責,盈餘收5%公基金後均分。而在種植方面,「一年兩期,不過僅耕作一半面積,另一半輪流休耕,留一塊土地給動物。」。

介紹14個生態米的故事,台灣各地還有許多友善環境的動人篇章等著人們去發現。攝影:林倩如。

介紹14個生態米的故事,台灣各地還有許多友善環境的動人篇章等著人們去發現。攝影:林倩如。

來自宜蘭的「小鶹米」,彩鷸是該品牌代表的保育動物。攝影:林倩如。

來自宜蘭的「小鶹米」,彩鷸是該品牌代表的保育動物。攝影:林倩如。

來自花蓮的「濕地米」,環頸雉是該品牌代表的保育動物。攝影:林倩如。

來自花蓮的「濕地米」,環頸雉是該品牌代表的保育動物。攝影:林倩如。

作者

林倩如

唸的是跨領域藝術和社會發展,而仰望著山野、也想奔向大海,書寫、行動、環境、多元差異文化,追求自由的移動,深邃回應這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