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豆不簡單】飄洋過海落花生 | 環境資訊中心
生物簡介

【豆豆不簡單】飄洋過海落花生

2016年12月06日
作者:林志忠

1646年《熱蘭遮城日誌》中,描述了當時阿姆斯特丹農場(今台南市永康區)的落花生種植,這是台灣對於落花生的首次記錄。這一段文字,意味著500多年前哥倫布航海大時代中,台灣因緣際會地參與了一場糧食移棲(food migration)的世紀之旅,這是人類干擾生態與文化最強力的一次旅程,其中主角之一,便是遠從南美發源地,跨海而來的落花生。

美味的花生,飄洋過海來到台灣。圖片來源:Kexy Huang。CC BY-NC-ND 2.0

當時,落花生經由葡萄牙人帶往印度與非洲,讓這兩地發展至今,成為今天世界上主要的花生產地,改變了當地農民的經濟與飲食習慣。並經由西班牙人帶到中國南方,讓人們對這落花生果的奧秘方式及神奇風味,產生無比的想像,而成為18世紀中國人筵席上「長生果」美名。

怎麼稱呼?土豆 花生 peanut

落花生,俗稱peanut,這個英文名讓人多少產生誤解,以為它是一種堅果nut,並非豆類pea。從拉丁學名(Arachis hypogaea)中,我們得知Arachis是指「豆類」之意,hypogaea是指「在地下」的意思。台灣人以「土豆」來形容這個舶來品,卻是最傳神最科學的命名。長期以來,在原住民農耕系統中,常常可以見到它加入到輪作與間作系統中,讓人誤以為是本土作物。其實,南台灣的魯凱族人稱落花生為「maka-payrang」,意指「來自-平地的」明確地闡述了這個作物的來源。

清代時期,首位巡臺御史黃叔璥寫下「田中藝稻外,間種落花生」的文字描述,說明了落花生已是18~19世紀時台灣人普及的農作物。當時,落花生所榨油品,不僅供食用,同時也是煤油尚未輸臺前,民間寺廟燈油及蠟燭用油。日治時期,日人一開始並未重視落花生的生產。直到因應島內消費及榨油原料需求,才逐漸進行品種改良與榨油製程改進。當時花生油的用途,涵蓋了料理用、煙草用、燈油用、頭髮用、藥用、潤滑劑用、醬用、漁貨織物用等。如此廣泛的應用,台灣幾乎是當代世界中落花生利用最多元化的地方,遠遠超過它的起源地。

花生採收。圖片來源:林志宗

世上的花生這樣多

培種花生起源地,有非洲、北美洲、西印度群島、南美洲、及埃及等論述。目前源起巴西之說法,較為人接受。因該地區早在1492年以前已有栽培,落花生變異度最大,也有近60種野外型的花生屬植物,因此被認為是栽培種花生的起源中心。

全世界花生屬植物(Arachis spp.)目前有80種,按照根部型態、花部特徵、子房柄入土後的水平垂直狀態,將花生屬植物分為莖根系、根莖系、葡匐系、三籽系、普通系、內脈系、直立系、外脈系及一未歸類群等9大類群。該屬植物分佈在阿根廷、玻利維亞、巴西、巴拉圭及烏拉圭5個國家,近60種屬於當地特有種。栽培種花生屬於Arachis組,該組有31種,包括一年生或多年生,親緣關係接近的野生種。根據研究,該組中野生種群可透過人工授粉及其它方法,完成雜交,成為栽培種落花生改良的基因庫。

花生子房柄。圖片來源:林志宗

植物分類上,落花生(Arachis hypogaea L.)目前處理成A. hypogaea var. hypogaeaA. hypogaea var. hisutaA. hypogaea var. fastigiata A. hypogaea var. vulgaris 4個變種;在農藝應用方面,依生長習性,落花生分成西班牙型(Spanish type)、瓦倫西亞型(Valencia type)、維吉尼亞半直立型(Virginia Bunch type,俗稱大冇種,半匍匐性)、維吉尼亞匍匐型(Virginia Runner type,俗稱鴛鴦種,匍匐性) 4種型態,各國栽培品種,揭納入該系統裡。世界上花生種原收集工作,以印度(ICRIST)、美國(USDA)、中國(OCRI-CAAS)、巴西(EMBRAPA)4個機構,收集規模最為龐大。其中,印度的ICRIST收集了14,968份品種,數量最多。

台灣落花生之研究,始於日治時期總督府農業試驗所。當時,落花生品種收集與種植改良,以台南農會及台南州立農事試驗場,最為透徹完整。台灣總督府農業試驗所技師島田彌市於1906年出版《臺灣重要農作物調查-第二篇:特用作物》中,將日治時期以前台灣在來種落花生區分為大粒種、溫州種、長形小粒種及短形小粒種等4大類,將輸入臺灣時間、種植地區、用途及品種差異,進行系統整理。

嘉義廳技師白玉光於1915年針對當時台灣在來種花生的農藝特徵與產地分佈,詳細調查。在此報告中,他將台灣落花生分為鴛鴦豆、大冇、龍眼豆、及油豆等4種。至此,透過了日治時期的系統化整理,原來漢籍文獻中未能明確指出的品種名稱,得到了農藝實物的驗證對照,如大冇(蕃仔土豆)、溫州種(大花)、二花(中豆)及油豆屬大粒種花生;鴛鴦豆(老公仔豆)屬長形小粒種;龍眼豆(鈕仔豆、含鈴豆)屬短形小粒種。今日農業試驗所及部份改良場負責之花生育種,已培育出諸多品系,如大粒型花生千粒種可達1,000g以上,已超越國外同一品系中之品種。惟在提高產量及品質兼具的品種改良上,仍持續改進中。

台灣土豆仁奇蹟

栽培花生有許多優點,具有耐旱、耐瘠及抗風特性,過去無論是在澎湖離島及西海岸鹽份較高地區,或者山區旱田之中,都可以發現當地居民長期種植的農業軌跡與食用文化。由於花生特殊「地上開花、地下結果」現象,人們一開始對於栽培花生所需的營養供給,不甚了解,特別是土壤中含鈣量對莢果發育的重要影響。因此,在肥培技術未提升之前,產量及品質難掌握,而成為所謂的「無法預測的植物(unpredictable plant)」。

台灣花生種植面積高峰期,大約在榨油工業盛行的1957~1968年代,每年維持在10萬公頃左右。目前,台灣花生種植面積,每年維持2~3萬公頃之間,年產值約30~40億元。在幾個生產縣市中,雲林及彰化是主要栽培區,其中雲林佔了75%生產面積。

莢果黑斑病是花生最普遍發生的病害,影響了食用及加工品質。從罹病的莢果上分離出110屬200多種真菌,增加防治上的困難度。除了化學防治之外,農業試驗單位正致力於抗病育種,期許未來能培育出更大粒、高甜度、紫黑色種皮等抗病新品種。

花生,是世界上排名第五的油料作物,被排除在食用豆類名單之外,讓人們往往忽略了它豐富的營養價值。由於花生富含脂肪(44~56%)及蛋白質(22~30%),因此,即使今日生產規模容景早已不再,但仍有八成以上的台灣花生產量,內需供應花生油業等食品加工,及蒸煮等鮮食商用。這項台灣特色傳統產業,曾經養育了無數世代的台灣人民。回首台灣花生歷史,對照今日氣候變遷危機及食用油等疑慮,期待新思維新能量的投入,能再次創造台灣土豆仁奇蹟。

※ 本文與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 林務局  合作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