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科會推2030年碳捕集460萬噸、碳封存場址 民團:技術仍有不確定性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國科會推2030年碳捕集460萬噸、碳封存場址 民團:技術仍有不確定性

2022年11月29日
環境資訊中心記者 李蘇竣報導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經濟部與環保署昨(28)日共同召開「CCUS社會溝通會議」,宣布大力推動相關技術,目標在2030年減碳460萬噸。專家學者與環保團體則提醒,碳捕捉是把二氧化碳從空氣中捕集、儲存下來,光是建造相關設施可能就造成更多的碳排放,不能完全仰賴CCUS技術達成淨零。最終封存場址也要完整評估風險與技術,盡早展開社會溝通。

經濟部攜手台灣塑膠工業股份有限公司,在去年底建置全台第一套「二氧化碳捕捉及再利用」前導示範場。圖片來源:經濟部提供

淨零關鍵戰略之一 國科會公布CCUS草案:2030年減碳460萬噸

國發會提出2050淨零路徑,擬定12項關鍵戰略,其中「碳捕捉、利用及封存(CCUS)」戰略被視為未來重要技術之一,「CCUS」是從發電廠或工業場所等,甚至直接從空氣中捕集二氧化碳,經轉化為化學產品或其他應用,或是儲存於地質結構中。

國科會、經濟部及環保署昨共同召開社會溝通會議,國科會強調前期仍以減碳工作為主,到了後期「減無可減」之後才是CCUS輔助,但必須早日投入相關技術的研究。

國際能源總署(IEA)分析,在淨零轉型過程中,電力部門所需的改變幅度最大,根據IEA的永續發展路徑,CCUS將在後期成為關鍵減碳技術,估計到2040年會大量投入CCUS輔助。我國淨零路徑同樣是在2040年前後將CCUS導入燃煤、燃氣電廠運用,實際情況仍要視技術發展進程而定。國科會目標在2030年透過CCUS積極減碳460萬噸,未來持續透過完善法規、推動產業應用,加上海洋碳匯、土壤碳匯等各項前瞻技術,目標在2050年達成40.2Mt(百萬噸)減碳目標。

IEA規劃之永續發展情境中,CCUS為後期關鍵減碳技術。圖片來源:國科會簡報

前進CCUS:國科會主地質、經部協調示範場、環保署研擬管理機制

國科會解釋,策略上由國科會負責CCUS技術開發及地質探勘,經濟部協助產業鏈結與精進既有產業技術,並協同國營、民營事業,推動碳利用示範規模及碳封存場域實驗。環保署則協助完善CCUS法規配套,研擬碳捕捉封存(CCS)的環境管理機制。

但是,CCUS也面臨諸多問題,國科會指出,由於碳捕捉成本偏高、技術能效太低,每噸成本約花費50到70美元,尚無法普及應用。在相關基礎設施尚未完備、也沒有明確封存場址的情況下,可能影響廠商的捕捉規模。

碳利用同樣面臨成本偏高的問題,且需開發二氧化碳轉換為碳氫化合物之觸媒技術,推估未來需搭配穩定氫氣來源才可擴大利用。此外,由於國內目前也缺乏對於海域深部鹽水層之碳封存應用的地質探勘、海事工程及監測運維技術,也無封存法規與標準,最終封存場址勢必面臨環保、安全等議題。

國科會副主委林敏聰強調,CCUS還有很多技術、法律等問題要協調解決,因此社會溝通會議非常重要。圖片來源:擷取自線上會議

押寶CCUS脫自身減碳責任、封存場址機制不明 民間憂心忡忡

不少民間團體在會議上呼籲,不該讓CCUS成為石化業逃避減碳責任的藉口。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研究員柯乾庸指出,政府推動CCUS的目的之一是要讓高碳排產業繼續生產,但這些主要排碳源,應該先提出更積極減碳目標,而不是把減排「押寶」在不確定的碳捕捉技術。呼籲政府應針對高碳排產業提出減產限制,設定單位產品碳排上限。

綠色和平氣候專案主任鄭楚忻也建議,政府要完整揭露CCUS生命週期的碳排放,避免有的案例捕捉量很高,但背後又造成更多碳排放。國際特赦組織台灣分會政策分析專員呂依庭則是建議,由於CCUS涉及的層面過廣,現有的環評或環社檢核機制可能不適用,應重新思考機制。且CCUS是因應淨零壓力下的產物,是一項過度措施,應有退場時程,擬定轉型情境。

環境權基金會研究員徐孟平表示,目前陸域、海域都有碳封存的潛力場址,希望能針對碳封存進行政策環評,完整檢視碳封存計畫的效能、耗水、溫室氣體排放等等,就算是單一個案也要進行二階環評嚴格把關,釐清相關技術與風險。

荒野保護協會議題專員黃嘉瑩提出,碳封存可能會被社會大眾視為「垃圾處理」的問題,且可能不是光靠回饋金就可以解決,應提早開始進行社會溝通,說明碳封存設施對社區的影響、對環境的傷害。

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研究員柯乾庸表示,比起仰賴充滿不確定性的未來技術,企業應提出更積極的減碳目標。圖片來源:擷取自線上會議

作者

李蘇竣

生在台灣,活在台灣,我們都是山與海的子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