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副刊 | Page 6 | 環境資訊中心

環境副刊

2023-04-10 14:59
炮子崙在行政區域上屬於阿柔里,在空間上住戶分散,山上都是世居農戶,百年前的種茶榮景已不復焉,年輕人多移往城市工作或者生活。茶產業的興衰見證深坑的產業變遷,產量規模雖已不復以往,但是「茶原鄉」卻留下豐富的人文地貌,舉凡人情、自然生態、水利設施...
2023-04-03 12:00
你吃菇嗎?作為氣味濃郁的一種食材,我所遇過的人對菇的評價十分兩極,有些人迷戀它獨特的氣味,也有些人對這樣的味道、口感敬謝不敏。香菇、杏鮑菇、金針菇、松露、木耳……等都是常見可食用的菇,在生物學裡這些菇被分類在一個叫「真菌界」的家族,但相比起...
2023-03-27 11:17
西元1812年,時任噶瑪蘭廳通判(地方首長)的姚瑩,有感於從艋舺至宜蘭淡蘭官道路程遙遠,於是實地勘察了幾條距離更短的路線,其中一條路線從艋岬至礁溪只需原先官道的一半路程,他在《淡蘭擬闢便道議》中有如下的描述:「此間山平多種茶,自茶園中行」 ...
2023-03-20 14:29
我對蟾蜍第一次有明確的印象,大概就是國文課本中沈復的《兒時記趣》了吧……這篇虐待動物的經典文章裡,有一段是這樣寫的:「忽有龐然大物,拔山倒樹而來,蓋一癩蝦蟆也。舌一吐而二蟲盡為所吞。」後來的事大家也都很熟悉,這隻跑錯地方吃東西的蟾蜍,就這樣...
2023-03-13 11:36
近年來在官方及民間社團通力努力下,許多淹沒在蠻荒中的古道,終於重新以新面貌出現在大家的面前,其中以淡蘭古道最具代表性。淡蘭古道的整建,除了整理舊時資料,探勘路線、除雜草、移除橫木之外,山徑更多以手作步道形式重新鋪設損毀的道路,沿途的指示牌也...
2023-03-06 13:58
做紅外線自動相機影片判讀時,有一隻不像竹雞、也不像翠翼鳩的鳥出現在畫面上,同事盯著螢幕,默默地說「這個有點呆呆的樣子……是白腹秧雞。」什麼!原來除了黑冠麻鷺之外,還有其他呆呆笨笨的鳥啊!黑冠麻鷺不太怕人、時常在路邊緩慢行走或發呆不動,因此被...
2023-03-01 10:44
隔天我定4點早餐,6點拔營出發,辛苦了廚師小楊。雖然獵人也揹的很重,但我還是請他帶隊開路,乾冷的晴天,約6點半就可以關頭燈了。 獵人在前頭手起刀落,去除阻擋大揹包的一些小灌木,行進速度很順,不愧是連Steve都稱讚的能手,差不多10點...
2023-03-01 10:44
「編號55214」巨木已經在我的探勘地圖裡標示了半年多,從941棵巨木中篩選出來的55214,光達樹高超過79公尺,除了挺拔的樹幹,立地周遭的植被看起來也十分清爽,高度估測正確的機率很高。 我請崇誠再幫我確認一次新的光達資料,通過他的...
2023-02-20 12:00
新北市深坑區昇高里為深坑區土地面積最廣的村里,昇高里的東、南兩側毗鄰筆架連峰與二格山系,村內有幾條通往山區的古道,烏月古道為其中之一。因為烏月古道位置僻靜,又具有歷史傳奇色彩,是一條值得推廣的健行路線。​ 根據傳說,舊時從村中平地,向...
2023-02-10 12:00
觀察蝴蝶、為蝴蝶拍美照的人很多,但相對而言,人們對於蛾的認識就少了許多。蛾與蝶雖然同屬於鱗翅目,但被關注的程度卻大不相同。為什麼為這樣呢?有人說,蝶通常漂亮,蛾醜;蝶白天出沒,蛾晚上出沒;蝶像是溫暖花開的代表,蛾卻是魔鬼的化身。其實在分類上...

頁面

訂閱 RSS - 環境副刊 訂閱 環境副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