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永續歐洲】對永續消費與生產的結構性討論 | 環境資訊中心
國際新聞

【走向永續歐洲】對永續消費與生產的結構性討論

1996年07月02日
Philippe Spapens, Roos Vervoordeldonk執筆;孟祥森譯;金恆鑣校訂;關懷生命協會出版

第一篇為歐聯和歐洲環境空間與資源的實際消費的估值。將環境空間的實際使用與永續使用做了比較之後,又對必須的減量做了估計。表6呈現了歐聯與歐洲的減量之總覽。目前的水平與目標水平之間的差異可以稱之為「永續差距」(sustainability gap)。

1995年,大約歐洲25個的環保團體將各國實際使用的環境空間跟永續使用水平做一比較。一般說來,北歐比南歐使用約多1/3,因此北歐要達到永續性就更緩慢、更艱困。然而,情況也並非這般簡單,例如,1989、1990年,西班牙人平均能量消耗只佔歐聯人的65%,然而抽水量卻是歐聯的175%。

在「永續歐洲運動」的第二階段,渥普特研究所擬劃了結構性的討論大綱。各國環保團體和各目標團體(商業、工業、工聯、政策制定者、非政府組織等)的關鍵人物將就國家政策舉行討論,研商在各相關的經濟方面消除永續差距之可能性和困難之所在。在環境空間資源的減少與再分配方面,我們不建議採用資源分配中央計劃法,而贊成適當的市場改革。環境稅改革只是例子之一;交易許可(tradable 
permits)和抽取配額(extraction quotas)可能是另一些例子。但是最終還是要以對社會負責和經濟可行的方式達成適當而必要的減量。

經濟部門永續策略之討論

要拉近各國國內的永續差距,需有各主要經濟部門-如農業、運輸業、能源供應業、工商業和旅遊業-的重大貢獻。為從經濟、就業和環境衝擊各方面比較各經濟部門的相對重要性,各國的環保團體將統計各經濟部門在國民生產總額、勞動力和環境空間消費量上所佔的比例。此舉將有助於確定在各種不同的資源之減用上何種經濟部門較具關鍵性,同時也可以初步指出一國的經濟之永續政策將對社會與經濟有何等衝擊。

初步保守的估計,所有參與的團體都採用相同的簡化假定,即各經濟部門在資源獲得的相對分配量並不改變(就是只有在各部門之內做重新分配)。這種情況稱之為「凍結狀態」。這種方式意謂著,資源使用上所必須的減量是由所有的經濟部門平均分攤的。以這樣的基礎維持目前的分配和發展永續政策,可以稱之為保守性的參考方案。在實際上,必要的減量比本參考方案所提要更為單純,因為在實際的經濟中,各部門之內和各部門之間都會有結構性的改變與適應。雖然如此,以「凍結狀態」為基礎來推行,對永續性的消費與生產之可能性仍是重要的訊息。

走向永續歐洲

各國的環保團體將越過「凍結狀態」而去思考何種部門的減量可以更多,以彌補另外部門減量的略微不足。到最後,重要的是總體目標的達成(例如:二○一○年,每人二氧化碳5.4公噸,木材0.56立方公尺,鋁9.2公斤)。跨部門效果難以估評,但應列入考慮;例如,轉向生態農業意謂化肥生產的劇減,汽車減少可能意謂汽車銷售減少,更多的回收再用意謂在服務部門有更多的職位等等。

如果減量似乎不能以各國的國家水平來達成,則就可以討論國與國之間的環境空間之交換。斯堪底納維亞半島諸國為西歐提供了許多木材,有權可以要求更多的其他資源為反饋。但這不能以國家水平來決定,需要更廣泛的交易過程。為了對這種過程提供必要的和比較性的背景資訊,各國團體將會概述其本國的環境空間之現在使用狀況和未來使用計劃。

當討論以減量為目標,不可忘記,以物理(實質)量而言的減量(公噸,公斤或公升)並不必然意謂收益和就業的減少。各經濟部門和各工商業比這要複雜得多。

※ 資料出處:關懷生命協會翻譯之「走向永續歐洲」

本文件摘自《走向永續歐洲之研究》 「Towards Sustainable Europe, the Study」;該報告原件共240頁;由「渥普特氣候、環境與能源研究所」之約阿欽. H﹒斯潘金堡等人所著。原件由地球之友歐洲分會於1995年1月出版。

【系列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