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材食品
2021-10-06 10:24
我國去年廚餘回收量高達52萬噸,這些廚餘桶疊起來可以堆出1萬座台北101。食物浪費問題不僅導致廢棄物爆量,更潛藏溫室氣體排放危機,環保署今(5日)於西門紅樓舉辦惜食表揚活動,頒發獎狀鼓勵餐飲店家,現場也邀請法餐主廚分享惜食的美味秘訣。
...
2021-09-28 18:48
目前食藥署規定,使用基改作物必須明確標示;但若產品中的「非故意摻雜」基改作物含量少於3%,就可標為「非基改」。依筆者觀察,台灣的法規內容與食品「是否能被測出基改基因」有關,且雖有考量消費者知情權,但稽核效益不明。
基改作物成為農藥大廠...
2021-08-23 17:45
今年5月COVID-19疫情升溫,全台進入三級警戒,外送成為了民眾日常,卻也造成免洗餐具垃圾量暴增。根據綠色和平估算,新北、台中、台南與高雄的紙容器和塑膠容器都增加20%以上,而六都總量則為1萬8041公噸,較去年同期高出近15%。
...
2021-08-13 10:43
今年5月起COVID-19疫情升溫,台灣進入第三級警戒,餐廳只允許外帶服務,外送平台叫餐更是成了民眾防疫日常。然而在「防疫優先」的呼聲下,仍有不少消費者苦心尋覓環保的外送選擇。循環餐具租借新創公司「青瓢」便參考國外作法,在雙北地區提供使用循...
2021-08-04 18:10
提升經濟動物福利、廢止格子籠飼養蛋雞是國際趨勢,台灣家樂福公司率先全台各大通路,於今(4日)宣布2025年起停售「籠飼雞蛋」。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對此表達肯定,指出大型通路的承諾將加速轉型友善飼養的規模與速度,同時也透露最快今年下半年,台灣非...
2021-07-13 10:14
包裝食物的紙盒,為了保護食物、阻隔陽光,大多需塗上一層塑膠。然而在現今,這層膠不只有石化一個選項。
台灣第一款「可回收生質塑膠」全植物盒,由台灣利樂與義美食品公司合作上市,不但採用森林管理委員會FSC標章的紙材,膠膜也採用有「Bons...
2021-06-03 10:53
根據一篇刊登於《自然:氣候變遷》(Nature Climate Change)的研究,在1991年至2018年間,全球所有熱傷害致死人數中,有1/3以上可歸咎於人為氣候變遷造成的高溫。
研究顯示,在1991~2018年間,...
2021-06-03 10:30
提升經濟動物福利是國際趨勢,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簡稱動社)今年4月正式推出「動物福利標章」,昨(2日)動社宣布「吉蒸牧場」所生產的「透明鮮乳」,成為台灣首支通過標章認證的鮮乳品牌,目前在全台家樂福門市都買得到。
根據動社,台灣畜牧技術...
2021-06-02 10:58
零傷害醫療組織與聯合國COP25氣候行動高階倡議代表穆尼茲(Gonzalo Muñoz),宣布第一批加入零碳競逐(Race to Zero)的醫療院所。近40個專業醫事組織,代表全球來自18個國家和區域的3000多個醫療院所,公開承諾到20...
2021-06-01 10:46
世界自然基金會(WWF)與全球樹冠層(Global Canopy)組織合作發表首創的大豆貿易商計分卡,衡量全球前22大大豆貿易商在解決供應鏈中的環境和社會問題上,所做出的承諾和採取的行動。
世界自然基金會(WWF)與全球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