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十大環境新聞回顧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2022年十大環境新聞回顧

2022年12月27日
策畫:環境資訊中心;整理:李蘇竣、廖禹婷、劉庭莉、陳立炘、陳文姿

製圖:劉紀岑;素材來源:flaticon。

編按:一年又到了尾聲,2022年疫情帶來的影響正在慢慢恢復,卻又發生俄烏戰爭影響世界,在這動蕩與復原的一年裡,我們的環境又發生了哪些變化?人們又如何回應?從台灣到世界,最後再聚焦地方,環境資訊中心彙整2022年十大環境新聞,回顧過去,迎接嶄新的2023年。

俄烏戰爭引爆能源危機 核電廠、天然氣管線成攻擊目標

今年2月,俄羅斯出兵烏克蘭,揭開動盪的序幕。俄羅斯是天然氣出口大國,能源戰在兩國開打後緊接上場。西方國家抵制俄羅斯能源出口的同時,也承擔著天然氣價格高漲的代價。而俄羅斯攻佔烏克蘭核電廠,以及俄羅斯輸歐的北溪天然管線爆炸事件,都讓人心驚。這場把能源當武器的戰爭仍在持續,也讓人重新檢視能源自主的重要。(圖片來源:Jorge Franganillo/Flickr)

延伸閱讀1:【事件經過】火光沖天 俄羅斯佔領歐洲第一大核電廠
延伸閱讀2:戰爭迫使歐洲加速綠能轉型 外媒:幾代倡議者做不到的事情蒲亭做到了
延伸閱讀3:史上最大規模甲烷外洩 從五件事看北溪天然氣管線事件的環境影響

2050淨零路徑出爐 中期目標仍不明

因應國際減碳趨勢,國家發展委員會3月30日公布我國「2050淨零碳排路徑」規劃,內容包括能源、產業、生活與社會四大轉型面向與12項關鍵戰略。具體政策目標包含2050年再生能源發電占比應達60~70%、2040年新售汽機車全面電動化等,預估2030年前投入9000億預算。

延伸閱讀1:國發會公布2050淨零路徑 再生能源占七成打造「零碳電力」
延伸閱讀2:你知道台灣「2050淨零目標」嗎? 媽盟民調:六成民眾不清楚
延伸閱讀3:淨零路徑缺2030年中期目標 民間提減排40%、碳定價3000元

全台最「黑暗」的一天 303大停電

今年3月3日全台大停電,經過12小時才完全復電。事故肇因為高雄興達電廠開關場人員操作失誤,連鎖效應引發南部機組跳脫、北部機組低頻卸載,形成單一故障、全台停電,也讓社會高度關注電網韌性的重要,行政院為此宣布十年挹注5000多億元打造分散式電網,這也是台電歷來最大規模、時間最長的單一計畫。

延伸閱讀1:303停電事故原因「人為操作失誤」 12小時完全復電歷年最久
延伸閱讀2:興達電廠事故全台549萬戶停電 水力救援午前恢復七成
延伸閱讀3:電廠供產業 幹線留民生 台電十年投5000億打造分散式電網

啟動氣候法修法 最快2024開徵碳費

《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大修並更名為《氣候變遷因應法》,在今年世界地球日的前一天,於行政院院會上通過,目前正在立法院審議。這部法案是攸關台灣減碳轉型的重要法案,也是作為我國2050年淨零排放的法制基礎,修法一大亮點是「碳費徵收」將正式入法、預計最快2024至2025年上路。(圖片來源:jwvein/Pixabay)

延伸閱讀1:行政院通過氣候法草案 2024開徵碳費 費率未定先納減免條文
延伸閱讀2:張子敬:不排除碳費每噸高於300元 籲立委支持組改擴充人力
延伸閱讀3:氣候法草案送交院會協商 碳費機制仍無進展 環保署:樂觀期待三讀

巴基斯坦世紀洪災 吞沒1/3國土、損失超過百億美元

今年6月以來,巴基斯坦洪災受到強烈的季風降雨(monsoon rain)侵襲,歷史性的豪雨引發大規模淹水與山洪,全國近1/3地區被洪水淹沒,生命跟財產的損失非常驚人。這場天災也引發氣候不正義的討論,因為富國排碳而造成的氣候災害,讓脆弱的小國跟窮國,承擔難以應付的巨額損失。 (圖片來源:NASA)

延伸閱讀1:世紀洪災吞沒1/3國土 巴基斯坦損失超過百億美元
延伸閱讀2:巴基斯坦洪災後無可避免的爭論:北方國家與氣候災難損害賠償
延伸閱讀3:氣候變遷也能損害賠償? 美研究:五大碳排國家致全球損失6兆美元

COP15協議2030年前 保護30%陸地與海洋

每2年召開一次的生物多樣性大會,在今年來到關鍵時刻。近200個簽署《生物多樣性公約》的國家,終於同意要在2030年前保護30%的陸地與海洋。物種一旦滅絕就很難恢復,生物滅絕的趨勢未見減緩,期待大會過後,各國能真正落實承諾。(圖片來源: UN Biodiversity/Flickr)

延伸閱讀1:生物多樣性大會達成歷史性協議 近200國同意2030年前保護30%的陸地與海洋
延伸閱讀2:海保署回應聯合國「30x30」保育目標:朝海洋保護30%努力
延伸閱讀3:COP15會前看點:為什麼全球急需《2020年後生物多樣性綱要》來守護自然?

COP27達歷史性協議 排碳多的富國須賠償窮國的氣候災害

今年的聯合國氣候大會(COP27)在埃及舉行。俄烏戰爭所引發的能源危機凸顯積極發展再生能源的重要;巴基斯坦世紀洪災與越來越頻繁的熱浪也讓大家看到氣候變遷的可怕後果。而排碳多的富國終於願意站出來面對歷史責任,同意設立「損失與損害」(Loss and Damage)全球基金,為排碳不多,卻飽受氣候災難的窮國提供財政援助。(圖片來源:UNFCCC/Flickr)

延伸閱讀1:COP27達歷史性決議:氣候災害可獲道義賠償 但減少化石燃料再等等
延伸閱讀2:給關心地球的你:COP27是什麼? 埃及氣候大會五個觀察重點
延伸閱讀3:非洲國家主導的氣候峰會,催生「損害損失基金」!

全球首例 養牛也要交碳排費

牛和其他反芻動物(如綿羊和山羊)的消化作用會產生甲烷,甲烷也是一種溫室氣體,畜牧大國紐西蘭今年就提出計畫,要求農民為牛羊打嗝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付費。可以想見,這樣的政策一定會遭到畜牧業者反對。但也有業者正積極尋找降低牛肉碳排的方式,甚至推出「零碳」牛肉。(圖片來源:arnolgs/Pixabay)

延伸閱讀1:全球首例 紐西蘭將向畜牧業溫室氣體排放收費
延伸閱讀2:新「食」代零碳牛肉躍上國際市場 台灣消費者買單嗎?
延伸閱讀3:「公平貿易氣候標準」是否能讓糧食體系邁向低碳的未來?

古生物學重要發現 台灣史上最大最完整鯨魚化石出土

台灣地質年代年輕,鮮少發現完整大型脊椎動物化石,今年10月台灣目前最大、最完整的鯨魚化石在屏東恆春頭溝出土。此具鯨魚化石全長超過15公尺、完整度高達70%以上,推測為距今約8萬5000年(晚更新世)的鬚鯨化石,專家推論,可能代表台灣南部過去10萬年以來,是大型鯨類的活動場域。(圖片來源: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延伸閱讀1:台灣史上最大、最完整鯨魚化石出土 科博館館長:意義重大
延伸閱讀2:大海撈針:撈到了台灣曾經是灰鯨「古」繁殖地的證據?
延伸閱讀3:本土珊瑚化石研究再進一步 台灣團隊首次發現800萬年前樹珊瑚化石

不能被忽視的地方聲音 能源轉型路上受損的社會信心

再生能源是淨零的重要一環,然而政策配套的缺陷和無法滿足的社會溝通,始終無法解決民眾疑慮,在今年屢屢北上抗議。對於當地居民來說,這不只是今年的年度大事,更將成為往後每一個日子的重要議題。

七股光電漁電爭地,七股區已有1/10的面積將覆蓋上光電板,經過多次抗議,今年終於獲經濟部承諾「設總量管制」。台東知本光電也迎來難得的好消息,今年9月法院判決卡大地布部落勝訴,成為首宗「諮商同意」違法的案例。

延伸閱讀1:2050年新建光電還需6萬公頃土地 民間呼籲提早社會溝通
延伸閱讀2:立委質詢比喻「西裝與青蛙裝的戰爭」 陳吉仲:漁電共生應有總量上限,一定站在青蛙裝那邊
延伸閱讀3:知本濕地光電爭議 北高行裁定停止執行 助卡大地布部落凝聚共識 

點此看更多:【番外篇】回顧2022年:生活中的環境新聞七選

【歷年回顧】

2021
2020201920182017201620152014201320122011 |│2010200920082007200620052004200320022001

作者

陳文姿

理工科系畢業的打字人~

李蘇竣

生在台灣,活在台灣,我們都是山與海的子民。

廖禹婷

Things will go well.

劉庭莉

期待能帶給世界一點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