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8月16日
摘錄自2011年8月16日中國時報報導
本單元由編輯部摘錄每日重要新聞,讓讀者能快速掌握過去24小時內,台灣及世界各地發生的環境大小事,並作為環境事件的歷史紀錄。
日本福島核災蔓延到大陸海域,中國國家海洋局公布,西太平洋海洋環境放射性監測初步結果顯示,放射性核素銫137超標300倍。遠超過日本公布影響範圍,不排除核汙染物進入中國管轄海域的可能性。
海洋局網站日前公布,西太平洋海洋環境放射性監測初步結果,這次檢測區域是位於日本福島以東25.2萬平方公里的公海。檢測結果顯示,樣品中全部驗出放射性核素銫137、鍶90以及銫134。銫137和鍶90的最高含量分別超標300倍和10倍,銫137和銫134最高含量均超過大陸海水水質標準。
日本以東及東南方向的西太平洋海域已受到福島核外洩事故顯著影響,可以肯定的是,監測區域的海洋生物會受到不同程度汙染。由於銫137和鍶90半衰期都約為30年,影響較為持久,尤其是放射性物質經食物鏈傳遞、累積,對海洋生物、生態系統和人類健康產生長期影響將不容忽視。
海洋局認為,由於日本福島以東海域的海洋環流狀況比較複雜,主要的洋流有黑潮和親潮。福島核汙染物入海後可能和黑潮會合進入北太平洋,親潮也有可能穿越黑潮向南運動,因此不能排除核汙染物進入大陸管轄海域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