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07月06日
評分單位: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去年此項評分為48分。
我們認為:
明明是項很重要的指標,但去年新創,資料不全是可接受的,一年後還是這樣,顯見政府根本不把這是當一回事。「參與國際社會」讓人不禁懷疑又只是另1個口號嗎。
定義與說明:
鑒於環境議題已是全球關注焦點,且我國亦遭受氣候變化衝擊,爰有必要參與相關國際環境機制,俾及時取得資訊並參與災害預警及應變機制。我國永續發展需符合國際潮流及發展趨勢,與相關國際環境機制聯結與互動程度,亦可為觀察指標之一。(四十九)
比較:
年度
|
我國每年出席相關 國際環境會議次數 (次) |
我國每年出席相關 國際環境會議人數 (人數) |
每年相關環境交流及補助相 關環保計畫案件數 (件數) |
98
99
|
7
19
|
14
39
|
47
23
|
5月20日是總統就職日,6月5日是環境日,行政院國家永續發展委員會每年會公佈永續發展指標,此一指標可以轉換作政績,台灣環境資訊協會今年是第2度作此系列,試圖以民間的角度,作一檢視。
台灣環境資訊協會本系列主要依據「2010年永續發展指標」 評量結果,但撇除數據迷思,且已時隔2年,因此再佐以實際感受而評分,也許會被評為過於主觀,這是本會的再次嚐試,從永續發展指標的12項「面向」、41 項「議題」及90餘項「指標」三層次架構中,優先擇環保相關的指標,或合併指標予以評分,企圖建立有別於官方的另種檢視。
※資料與數據出自:行政院國家永續發展委員會
http://sta.epa.gov.tw/nsdn/ch/development/index.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