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06月11日
評分單位: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去年此項未評分。
我們認為:
這是新指標,在沒有長期比較的情形下,我們仍嚐試評分建立標準。
這一數據,代表還有75%的觀察地區在下降。
如能針對已知「地層下陷區」來觀測,也可清楚「封井」的效果。
定義與說明:
地下水觀測井水位上升口數與 97 年觀測井口數比(基準值),指標計算方式為每年1月地下水觀測井水位上升口數/97 年觀測井口數(729 口)。地下水位變動反應地下水資源儲存量,地下水位上升顯示地下水資源儲存量較比較基準年上升,地下水位下降表示地下水資源儲存量較比較基準年下降,由此項指標可掌握地下水變動情況,採取適當作為,避免地下水過度抽用造成地層下陷海水入侵等問題,以達水土資源永續利用。(二十四)
比較:
年度 |
每年 1 月地下水水位上升觀測井口數 |
97 年觀測井口數 |
地下水觀測井水位回升比率 (%) |
97 |
- |
729 |
- |
98 |
0 |
729 |
0.00 |
99 |
195 |
729 |
26.75 |
5月20日是總統就職日,6月5日是環境日,行政院國家永續發展委員會每年會公佈永續發展指標,此一指標可以轉換作政績,台灣環境資訊協會今年是第2度作此系列,試圖以民間的角度,作一檢視。
台灣環境資訊協會本系列主要依據「2010年永續發展指標」 評量結果,但撇除數據迷思,且已時隔2年,因此再佐以實際感受而評分,也許會被評為過於主觀,這是本會的再次嚐試,從永續發展指標的12項「面向」、41 項「議題」及90餘項「指標」三層次架構中,優先擇環保相關的指標,或合併指標予以評分,企圖建立有別於官方的另種檢視。
※資料與數據出自:
行政院國家永續發展委員會 http://sta.epa.gov.tw/nsdn/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