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總統的環保成績單】開發用地面積比:32分 | 環境資訊中心

【馬總統的環保成績單】開發用地面積比:32分

2012年06月06日
評分單位: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去年此項評分為38分。

我們認為:

人口減少、外移,開發是給誰?

開發都市也就罷了,非都市土地中之開發用地面積也在增加,原本一些農地被開發,只是剝奪了人民的「糧食權」。

同時我們也維持去年的評語:

現在的情形是應該少開發,到底開發土地要成長到什麼地步?

「土地不是像乳溝擠一擠就出來了」﹗現今開發面積還能增加,顯然就是犧牲了原來的保護區,而這舉動是不利於環境保護的。

定義與說明:

(都市發展地區面積+非都市土地中之開發用地面積)/台灣土地總面積x100%。

都市發展地區:係指都市計畫土地內之都市發展地區土地面積(如:住宅區、工業區、商業區、行政區、文教區、公共設施及其他等土地)。但不包括非都市發展地區(如:農業區、保護區、風景區河川區等土地)。

非都市土地中之開發用地:依區域計畫法施行細則第 15條之規定,非都市土地分為 18種用地,本指標選取其中之建築用地、交通用地、水利用地、窯業用地、礦業用地、遊憩用地、墳墓用地及特定目的事業用地等用地之總面積,作為指標中非都市土地中之開發用地面積。(十九)

比較:

年度

都市發展地區面積

(平方公里)

非都市土地中之開發用地面積(平方公里)

指標值(%)

97

2,012.2978

2,201.4440

11.70

98

2,021.6616

2,216.6713

11.77

99

2,044.7101

2,235.7293

11.89

 

 

 

 

 

 

 

5月20日是總統就職日,6月5日是環境日,行政院國家永續發展委員會每年會公佈永續發展指標,此一指標可以轉換作政績,台灣環境資訊協會今年是第2度作此系列,試圖以民間的角度,作一檢視。

台灣環境資訊協會本系列主要依據「2010年永續發展指標」 評量結果,但撇除數據迷思,且已時隔2年,因此再佐以實際感受而評分,也許會被評為過於主觀,這是本會的再次嚐試,從永續發展指標的12項「面向」、41 項「議題」及90餘項「指標」三層次架構中,優先擇環保相關的指標,或合併指標予以評分,企圖建立有別於官方的另種檢視。

※資料與數據出自:
行政院國家永續發展委員會 http://sta.epa.gov.tw/nsdn/ch/development/index.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