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地震之因
3月10日仙台外海地震,日本正式命名為「東北・関東大地震」,發生的原因應該是日本關東地區外海的日本海溝,太平洋海板塊向下擠壓,推擠北米陸地板塊抬昇,造成典型的「海溝型」地震。
這種関東地區太平洋側的海溝地震,海板塊與陸板塊推擠的區域(沖),過去也曾發生過,分別有1978年宮城縣沖地震,以及2003年的十勝沖地震。
昨日規模8.8的東北・関東大地震,在災害發生順序上,地震發生時,劇烈的搖動震垮房舍,造成土石崩落,接著三十分鐘後,海嘯(津波)開始侵襲,並且以多波次形勢,不斷向內陸推擠。
接著長週期震波的影響,讓地震向遠方傳遞,東京市等地開始激烈橫搖,並且造成千葉縣煉油廠起火,以及福島縣核電廠受損,開始擔心輻射外洩。
從地震造成屋倒、土石流危害,到海嘯侵襲、再到長週波震動造成的工業損害,日本稱為「巨大複合型災害」。
二、避災之道
到現在,災情不斷顯現,傷亡人數不斷攀昇,但是必須直言,地震發生在日本,其實都早有預防。
日本國土從內陸斷層到外海海溝,甚至遍佈火山,早就讓日本瞭解本身是個地震之國,多年來從地震災情中學習,早就開始進行因應。不僅在建築法規上,日益要求嚴格,更重要是災前的預警,以及正確避難方式,可以讓人員傷亡降到最低。
防災有句名言,「建築只能忍受衝擊,人類可以選擇躲避。」
如何躲,成為降低人員傷亡的道理。日本在平時就會進行防災演習,教導正確避難方式,以及事先規劃的救災集中地。而日本媒體扮演的角色,則是在災難時擔任公共廣播系統,報導災情的重點,不是渲染災情慘重,而是透過即時訊息,提供政府、學者,開始修正原有的防災計畫,宣導新的救援集中地,或是深入救援區。
而在社區部分,曾經前來台灣訪問的日本學者黑田女士,表達日本社區防災的連結,她指出在日本鄉間發達的社區組織,可以在災難發生後,救援來到前,扮演一定的支持角色,讓居民不會慌亂,有效率的等候救援,或依照指示行動。
有效防災,成為降低死傷的重要之因。
三、地質研究
對於災難,其實不必驚憂末日之說,其實所有災難出現,在歷史都有前例可循,不會憑空出現,只是人們不去回顧或善於遺忘。
國內地質專家林正洪,以「大地型說」,表達地質結構形成的地型,有其長期地型特徵,許多災害都是循著過去的痕跡產生。火山爆發岩漿流動的區域,海嘯侵入的浪潮路線,甚至造成土地液化的成災區域,都有一定的軌跡。
林正洪以最近紐西蘭地震災情為例,災情慘重的原因就是地震引起土地液化,而土地液化區域,拿出古代地圖套上,正是古代地下湖泊的範圍。
經過千年萬年,人們以為地層變硬,但是一場地震,就能喚醒大地的記憶,越多遺忘地質警語的人類建築,就會面臨重大危難。
四、工業的二度危害
千葉縣煉油廠起火,以及福島縣核電廠輻射外洩危機,其實也凸現一個問題,就是「人類加工型的災難」。
地震危害、海嘯傾襲等自然災害,在一定時間內終止,但是人類不當選址,或是錯誤建設的工業體系,一旦受創,就能引發二度災害,無論是工業大火及擴散的毒物、毒氣,甚至是核電廠遺害萬年的輻射污染。
「越工業越危機,越自然越安全,已經成為一項除在災難世紀的名言。」
反觀台灣,不斷在沿岸設立大型工業,從核電廠、煉油廠到未來的國光石化,這些區域歷史上都有震災、海嘯產生過,現今總以為工程能擋住災害,卻沒想過災害會以多大形勢,或是「巨大複合型災害」,猛烈襲擊,這些人為工程,在大自然巨力下,根本不堪一擊。
一旦成災,這種肇因工業毀損的巨大污染,形成的不只是「災區」,而是「死土」。
五、台灣的省思
在台灣地震研究,多數集中在陸地的斷層,但是對於海底的海溝、斷層,研究相對不多,但是從印尼海嘯、紐西蘭地震、再到東北・関東大地震,究竟在太平洋沿岸的火環帶,陸地、海底發生何種變化,都需要更多的研究,以及跨國的合作研討。
日本東北・関東大地震已發生,現今不只動員救災,更讓日本政府擔心的問題,就是輻射外洩以及石化污染的危害情形,那才是大地震後,最大的「人類加工型災難」,一旦出事,危害之劇比地震還驚人。
螢幕顯現著災情,台灣媒體仿如當成災難電影,但是在一場場災難之後,除了驚訝、哀傷、恐懼,甚至末世傳說,倒底省思什麼?學會什麼?還是災難之後,政府依舊強詞興建石化工業、核電工業,為災害添加更大的危害因子。
細思吧!台灣不是無災之地,越工業越危機,越自然越安全,現今為保命的道理。
日本參考資料:初の巨大複合災害 プレート境界型猛威